控矢张弓十作朋,射余回首列前荣。
须臾当殿听宣授,首下尻高万岁声。
射殿引诸班出官人拽垛子二首。唐代。魏了翁。 控矢张弓十作朋,射余回首列前荣。须臾当殿听宣授,首下尻高万岁声。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游城南灵岩寺四首 其二。明代。黄仲昭。 风景无端拥寺门,望中山色几重分。泉声满室长疑雨,树影当窗半是云。一派禅房依涧转,数声清磬隔林闻。灵岩一百二十寺,多少楼台锁夕曛。
东湖留题 其二 玩鸥亭。宋代。黄裳。 意息机乃息,人忘鸥亦忘。逍遥方自得,邂逅岂相妨。静见水天阔,閒知春日长。浮沈无一累,谁更问行藏。
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六。明代。李攀龙。 迢迢月既望,白露被庭中。越女理前音,燕服罗清宫。交游自远方,文彩复无双。驾言出广陵,将以适曲江。聊慄此何气,揽观不可穷。帷车蔽日下,万马悲回风。水力率已至,神物难为容。秉意属南山,浩荡惟所从。上客变其度,陈唱谁与同。极命以成章,娱乐良未终。
代挽前人二首。宋代。刘宰。 世德隆周翰,通才压汉儒。花城颂遗爱,榆塞钟成模。浩穰须君重,论恩协帝谟。匡庐游不及,寒月淡平芜。
次陈东之韵题夏圭溪山清远卷。明代。平显。 画家粉墨元精好,赏鉴谁能察毫秒。良由天质发自然,惨淡经营信挥扫。圭森父子鸣赵季,丘壑胸襟气深杳。墨捲波涛沧海立,笔缩烟云天地小。冥搜远寄作此图,绎思通灵古来少。东南四万八千丈,玉室璿台势倾倒。北归有客怀故乡,怅望清猿与幽鸟。空悲白发岁年徂,不得痴儿公事了。神游翠壁揽长萝,梦濯灵溪藉纤草。金庭之魂可些招,应蹑玄踪追二老。
中夜危坐雨声清甚。宋代。韩淲。 倦卧一榻上,展转不能寐。更听蟋蟀吟,时时风雨至。披衣起趺坐,数息存妙寄。其生何用观,夜气吾已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