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学戒悠悠,说命惟从务敏求。
识此味时那可已,更从来处验吾修。
送从子令宪西归。唐代。魏了翁。 古人为学戒悠悠,说命惟从务敏求。识此味时那可已,更从来处验吾修。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和王太史浔州遇生辰之作。明代。林弼。 摄提贞秦粲星七,奎文流辉炯如日。括苍之山气郁郁,钟清毓粹馀四帙。先生生世良不恶,读书静观世得失。丘园贲帛徵遗才,石室紬编膺峻秩。今年奉旨使日南,山川涉历难一一。旅途忽届初度期,中夜喜得新梦吉。觉来深念劬劳恩,忆昔常在父母膝。祗今二亲弗可见,每至兹辰愁复结。江城酒美君莫伤,山驿诗成我能笔。亲恩广大当效报,王事驰驱敢求逸。木绵八月开瘴花,西风满帆应到家。古来忠臣即孝子,王遵叱驭张乘槎。
酬孙延仲龙图。宋代。欧阳修。 洛社当年盛莫加,洛阳耆老至今夸。死生零落余无几,齿发衰残各可嗟。北库酒醪君旧物,西湖烟水我如家。已将二美交相胜,仍枉新肩丽彩霞。
再次韵送张守 其四。宋代。陈造。 性资凉踽系时轻,青眼惟公底里倾。砥柱颓波储硕望,阳春穷谷见高情。青冥蜚上应回首,陆续诗来可待盟。念我老无当世意,拟从樵牧寄馀生。
剡县次韵张兼夜月联句。宋代。陈著。 停棹即阶除,空明一锐如。飞毫僵庶可,吐句走灵舒。闹里自静好,公余相起居。爱君情款密,裨我事迂疏。念念民租少,言言郡计虚。入林难即鹿,竭泽恐无鱼。立政谙平实,行符审疾徐。亟牛且鸡汁,服骥偶盐车。斟酌黄汉瓒,流连翠织裾。务滋桃李种,首事草茅锄。愿却辛毗子,同商隽永书。溪山万宝藏,穹壤一蘧庐。吟吻馋供茗,官庖贵买蔬。尘劳资洗濯,技痒互爬梳。生活侵韩贾,襟期听耳余。雪舟如兴尽,共此复谁欤。
西施。唐代。苏拯。 吴王从骄佚,天产西施出。岂徒伐一人,所希救群物。良由上天意,恶盈戒奢侈。不独破吴国,不独生越水。在周名褒姒,在纣名妲己。变化本多涂,生杀亦如此。君王政不修,立地生西子。
金銮坡上南望。唐代。郑畋。 玉晨钟韵上清虚,画戟祥烟拱帝居。极眼向南无限地,绿烟深处认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