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闻车马下天来,拥术阗衢拨不开。
六十七年无此客,灶前老隶亦惊猜。
李参政约至井监偶得三绝。唐代。魏了翁。 忽闻车马下天来,拥术阗衢拨不开。六十七年无此客,灶前老隶亦惊猜。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题舒蓼瞻啸圃独吟图二首。宋代。吴潜。 江口寒潮自至,山间明月谁招。自可归来坐啸,何须世上折腰。
播村隘。明代。林弼。 溪洞有馀险,播村扼南夷。径小石齿交,树古藤脚垂。乱竹无人伐,槁折何离披。林杪天一窍,云密不得窥。举步即胁息,间关风磴危。日夕未出隘,我仆皆告疲。嗟尔戍守人,创残百战遗。馀生亦何幸,际此明盛时。
九日奉寄严大夫。唐代。杜甫。 九日应愁思,经时冒险艰。不眠持汉节,何路出巴山。小驿香醪嫩,重岩细菊斑。遥知簇鞍马,回首白云间。
监试卫通判送桂花一枝得四绝句以谢。宋代。王迈。 花映眉间一点黄,笑将文字共平章。高枝定不轻分付,自有花为知见香。
悼亡百绝句 其三十九。清代。许传霈。 朝朝千里望予归,枕上应多泪暗挥。江海卸帆馀八日,从无身后说依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