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次韵观驾入洪武门。元代。胡奎。 遥望觚棱曙色明,浮空御气满金城。象舆前导临双阙,凤盖中居集五兵。广乐钧天云外奏,灵旗太乙日边行。兹晨饮福颁春宴,百郡同沾雨露荣。
宛在堂落成,示刘惠亭刘步侯。清代。沈瑜庆。 重见西湖水接天,还将余润溉多田。公孙旧德稽图志,鹾尹常平索社钱。未信风流无嗣响,何曾宾客减当年。雌雄杭颍吾何敢,秋菊寒泉荐水仙。
燕山秋望三首 其二。元代。潘伯脩。 辽海东空鹤不归,平芜遥际极凉霏。寒天霜静雕鹰没,沙苑秋高牧马肥。落日美人歌玉帐,西风猎骑拥金羁。豪猪猛起当前立,曾冒鸣弓脱晓围。
佛慧寺。明代。吴孺子。 乱竹闭僧院,长松护法堂。坐怜新月上,行爱落花香。破壁流灯影,悬厓挂夕阳。支公闲懒处,暂此礼空王。
题松溪渔隐图。元代。祖柏。 老树惊鹊,枯莎怨螀。幽人对景炯不寐,西风一叠神凄凉。我欲渡,河无梁。我欲济,津无航。攀鳞附翼愧凡骨,化金点石无仙方。腰金秉象兮我貌弗扬,剸蛟缚虎兮我机弗张,有弓无由挂扶桑。夜光明月孰辨昔那子,黄河太华谁是今欧阳。天宽地大若无碍,无处可著诗人狂。西风再叠兮形无尔伤,黄鹄可跨兮苍虬可骧。南箕可簸兮北斗可浆,所不可以智力而致者惟命之常。何圣贤亦不能免于厄兮,或毁于臧,或畏于匡。然大人虎变有不可得而测者,岂非寻常之中而有筑岩之傅,钓磻之吕,卧庐之亮,纳履之良者耶?西风三叠兮声始洋洋,黄金满地山花香。呼童重洗琥珀觞,篱菊已露螯已霜。乐天知命兮吾亦从此逝矣,相与忘形乎无何有之乡也。歌欲断,夜将半。拔剑起舞无人伴,却对嫦娥影淩乱。君不见芙蓉晓梦万花酣,有人却恨春宵短!
不堪重对旧诗篇,潦倒欢场二十年。多为微辞猜宋玉,敢持才语傲非烟。
春风鬓影弹琴看,夜月歌声隔巷怜。今日掩门梅雪下,药炉声沸卧床前。
余旧诗悉已遗忘而韬仲皆为存录展阅一过觉无端往事交集胸怀怅然久之因呈四韵。明代。王彦泓。 不堪重对旧诗篇,潦倒欢场二十年。多为微辞猜宋玉,敢持才语傲非烟。春风鬓影弹琴看,夜月歌声隔巷怜。今日掩门梅雪下,药炉声沸卧床前。
看大红牡丹三首 其二。清代。牛焘。 酣情睡态两迷离,晓日烘窗映■■。一自芳魂随幸蜀,杜鹃常傍鼠姑啼。
道中寄忆四首 其三 黄子淳甫。明代。皇甫汸。 以我淹留叹,思君弃置情。朱弦齐俗忌,白璧楚人轻。泽国枫初落,江天雁独鸣。将祛劳与吝,何日见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