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真耽月,更深且醉游。影沾如畏露,光冷是分秋。
蛩故吟清酒,蟾应笑白头。怕星藏不见,坐待彩波流。
中秋亭会。唐代。李梦阳。 老去真耽月,更深且醉游。影沾如畏露,光冷是分秋。蛩故吟清酒,蟾应笑白头。怕星藏不见,坐待彩波流。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
李梦阳。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长夏无事避暑山园景事所会即成微吟得二十绝句 其七。明代。王世贞。 流水高峰尽日闲,柴门风卷不成关。主翁虽有无劳问,原与游人共此山。
奉赠汤益阳师 其三。清代。刘伯埙。 一卷灵均赋,轮囷郁古香。雅音关坠续,余事托微茫。坛坫千秋在,光芒万丈强。蚍蜉竟何益,大树总苍苍。
送阁老熊峰石公祭告泰山阙里。明代。费宏。 一函香帛出彤墀,东祀亲烦阁老斋。七十二君封禅地,百千万世帝王师。新朝望秩遵虞典,故国牲牢忆汉祠。祝册御名劳自署,华原使传已先驰。颂声远播怀柔后,道化孚昭感格时。登望杜陵游甚壮,低回迁史去何迟。秦碑细剔莓苔字,周桧徐攀雨露枝。秘迹未缘窥玉牒,遗音如或听金丝。长途记述诗偏富,盛礼遭逢兴亦奇。青简裁成须大手,銮坡翘首数归期。
将赴金陵始出阊门夜泊(二首)。明代。高启。 乌啼霜月夜寥寥,回首离城尚未遥。正是思家起头夜,远钟孤棹宿枫桥。
又用前韵题翁覃溪所摹和靖秋凉三君二札。清代。黄景仁。 放鹤空亭倚孤麓,残梅零落湖波渌。寥寥遗墨在人间,不共沈薶一簪玉。三君八郎知阿谁,得识此公皆不俗。念友期听烟寺钟,联游迟剪风船烛。菱角少许致不难,寄钱二索愁未足。寻常语妙书更遒,此亦何羡西台肉。学士双钩宛入神,诗境停云互收录。须眉仿佛想见之,归卧梦绕西湖曲。空山无人独立久,夜深似有风敲竹。乞摹万本映窗光,洗眼新泉浸寒菊。
自新定沿牒三衢舟中寓兴寄所知。宋代。张伯玉。 井落瓯闽近,乡亭百粤连。一{上艹下洴}游宦客,两浆上滩船。石壅千寻浪,山围几匝天。乱篙鸣远屿,群譟捧危舷。峡断疑无路,汀回复济川。林深羡沙鸟,村近喜人烟。岂昧垂堂诫,都由稍食牵。家山旧庐在,蚤晚赋归田。
云林清远四时词四首 其二。元代。冯子振。 脱箨斑筠绿节明,霖收梅子麦寒轻。诸峰隔截高低树,忽听初蝉第二声。
月下独酌有怀梁丈因和前韵以寄且约为明夜之。宋代。吴芾。 晚来清跸驻旌麾,月色分明彻四围。对景已欣群动息,仰天还觉众星稀。如今路入中原去,看即春从上苑归。况是升平时节近,一尊相属且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