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騊,唐安(今四川崇庆县东南)人。神宗元丰初,知汉州绵竹县(《净德集》卷二五《著作佐郎李府君墓志铭》)。四年(一○八一),通判达州(《鸡肋集》卷六五《晁夫人墓志铭》)。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通判秦州(《金石萃编》卷一四三)。今录诗九首。
游终南山杂咏 宿重云山寺。宋代。李騊。 渐侵晚景尤便静,不出忙中岂爱闲。休问骅骝与蛙黾,会须投绂老青山。
游终南山杂咏 重云道中海棠。宋代。李騊。 万点梢头烂晓霞,谩随闲世斗春华。孤根自是生穷僻,未必轻输别圃花。
游终南山杂咏 草堂。宋代。李騊。 入门脩竹耸琅玕,坐久香风拂画栏。春色正秾双桧静,朝光初上一峰寒。翠萦虚室尘襟阔,冷逼疏窗夜梦残。物外闲心殊未惬,殷勤重上白云端。
游终南山杂咏 宿紫阁。宋代。李騊。 石磴溪桥傍翠峦,分明深入画图间。远绕禅刹疑无景,迥出群峰别有山。微雨欲来云影乱,轻风不断鸟声闲。岚光可是清人骨,更待中宵一梦还。
游终南山杂咏 渼陂。宋代。李騊。 望极空蒙清满怀,更寻遗迹步高台。日斜林杪增光去,风静山尖倒影来。万顷澄澜春涨碧,一川秀色暝阴开。坐中自有江湖兴,未放陂南画舸回。
游终南山杂咏 雨后紫阁晚望。宋代。李騊。 小雨初回作暮寒,断崖壁立夕阳间。一襟清兴无人语,旋拂禅床卧看山。
游终南山杂咏 云际院。宋代。李騊。 蔽日芳林迷去路,被蹊落叶误行踪。转岩却见层峦出,知是仙山第几重。
游终南山杂咏 长啸洞。宋代。李騊。 西风壁立苍崖瘦,一水湍流怒浪翻。云外不须求紫府,祇应此景是桃源。
次答蒿叟迭用东坡聚星堂咏雪寄怀。近现代。陈三立。 我生于世如病叶,满蚀虫痕如霰雪。老去家祸承国凶,遯迹偷活亦痴绝。棹湖惘惘魂茗迷,攀壑茕茕骨欲折。往往罢游当落日,身随雁影穿烟灭。楼头独酌问何年,壮事绮怀飞电掣。弥天哀愤自开阖,但俯澄漪鉴面缬。海滨一老善男子,郡国利病察纤屑。呵嘘元气起羸饿,呻号裂梦那忍瞥。复倾肝膈迭吟咏,寄痛略依变雅说。呜呼何术挽横流,早验错铸九州岛铁。
还吴禹功徐帖。宋代。汪藻。 谁专小学国朝初,籍籍甘泉数二徐。辈行虽居骑曹后,典刑全是峄山馀。柳家莫笑姜芽手,郑老方耽柿叶书。待得门前溪水黑,凭看合作定何如。
送少微上人入蜀。唐代。李端。 削发本求道,何方不是归。松风开法席,江月濯禅衣。飞阁蝉鸣早,漫天客过稀。戴颙常执笔,不觉此身非。
长耳相。宋代。董嗣杲。 眉目如生骨骼寒,后来曾纪短碑顽。双垂长耳过肩角,千古道躯落世间。覆履有方随迹灭,守龛无语向人閒。想知自丑难遮断,两扇禅扉及早关。
题画虎。明代。倪谦。 锦文何斑斑,电目复炜炜。日落啸空山,百兽皆披靡。横道正磨牙,在阱乃摇尾。威彊勿终恃,君子贵循理。
赐恩荣宴。元代。萨都剌。 内侍传宣下玉京,四方多士被恩荣。宫花压帽金牌重,舞妓当筵翠袖轻。银瓮春分官寺酒,玉杯香赐御厨羹。小臣涓滴皆君赐,惟有丹心答圣明。
芸窗幽思四首 其三。明代。周昌龄。 自家怀抱少人知,萧室虚斋独坐时。香泛茱萸熏酒斝,冷倾梧露湿枰棋。寻幽祇用驰双屐,度世何须皱两眉。袖手无言心似洗,忽闻征雁过江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