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水一千里,辰溪又泛舟。山云合雨暗,身世与天游。
已觉鸡声远,惟闻橹韵幽。所经多险涉,还似解离忧。
辰溪晓泛五首 其一。唐代。薛瑄。 沅水一千里,辰溪又泛舟。山云合雨暗,身世与天游。已觉鸡声远,惟闻橹韵幽。所经多险涉,还似解离忧。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
薛瑄。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少年行。明代。韩上桂。 洛阳少年矜颜色,袖里吴钩常拂拭。骅骝白鼻妆黄金,远映垂杨人叹息。调笑胡姬入酒垆,手撚朱花得似无。竟须一掷尽百万,醉歌终日劝提壶。
杂感三首 其一。清代。王昊。 直北长河日夜流,宣房遗迹总堪愁。黄旗万舸喧淮口,白马千家哭汴州。筑岸已迁都水使,转筹谁是富民侯?可怜璧马虚沉外,不救南方赤地忧。
会侄书。宋代。左纬。 忆昨宣和末,群凶聚韦羌。一朝逻巡尉,州县皆皇皇。居民弃家走,元稚纷抢攘。我时遭劫逐,与子空相望。及兹建炎始,叛卒起钱塘。初闻杀长吏,寻亦及冠裳。死者不为怪,生者反异常。子在贼围中,不知存与亡。出处虽异域,阽危多备尝。骨肉非不亲,患难各自当。回思见贼日,岂谓免杀伤。安知出深壁,犹得还故乡。争言不死状,失声惊四旁。馀生偶然遂,万事皆可忘。会我试新秫,放怀坐中堂。庭梧露舛碧,砌菊风催黄。年华意未晚,蟋蟀已近床。对此复何待,五觞至十觞。歌声咽寒月,舞袖破夜霜。岂无少年态,一醉乃尔狂。此徒为酒使,酒力安得长。灯影照鬓发,百忧在中肠。干戈时未息,盗贼势益张。与子归何处,相看两茫茫。
奉贺便省馀秋诗。南北朝。庾肩吾。 前对金精坂,傍临圆水池。照影碍浮叶,看山通迥枝。雁行连雾尽,雨足带云移。
紫微阁赠凌丹士。宋代。张至龙。 风林叶叶带新寒,匕箸虀盐客味酸。兔抱粟眠传道石,鹿衔花上拜章坛。沿崖取水和冰嚼,扫壁题诗当画看。尽日玄房无俗知,山钟敲月上阑干。
汪信民载酒令表弟吴迪吉邀予同游南湖 其二。宋代。谢逸。 东府文虽下,西津艇未横。莫愁官长骂,且伴老夫行。饮酒旧无敌,能诗新有声。此樽谁可使,待倩许飞琼。
与龄叟。宋代。陈著。 几年西崦寺,门藓路交藤。龙象开禅席,钟鱼张法镫。领徒耕趁雨,对客句裁冰。我亦相忘者,慈云得屡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