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海外访碑回,六代江山幕府开。画舫烟波摊卷轴,名园宾客盛樽罍。
筹边馀事知多暇,集古亲编定费才。可惜不留吴石在,学宫吟赏日频来。
题陶斋雪夜评碑图图后有天发神谶拓本。唐代。陈宝琛。 尚书海外访碑回,六代江山幕府开。画舫烟波摊卷轴,名园宾客盛樽罍。筹边馀事知多暇,集古亲编定费才。可惜不留吴石在,学宫吟赏日频来。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
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同静泉仲龄二公过南庄邻翁偶谈时事有感。明代。传慧。 郭外行应好,香清荷芰风。到来茅屋下,谈笑竹林中。径草先秋绿,江云过日红。眼前不平论,难禁白头翁。
鸿门高。明代。李东阳。 鸿门高高屹屹日,光荡云雾塞双舞,剑三示玦壮士入。目眦拆谋臣怒玉,斗裂网弥天龙有,翼龙一去难再得。
题见山卷。明代。王立道。 有美人兮山之麓,倚嵚崟兮结茅屋。乍看烟岫转幽溪,时听风泉出空谷。涧树垂垂饮野猿,岩花寂寂眠山鹿。艺药归来半夕阳,翠微当户静焚香。著书不知岁月晚,春至徒惊薜荔长。
神汉桂阳太守周府君碑铭。两汉。郭苍。 乾坤剖兮建两仪,刚柔分兮有险夷。咨中岳兮据崔嵬,叹衡林兮独倾亏。增陊峭兮甚䧢陁,鲧莫涉兮禹不窥。仰王禽兮又崎危,俯泷渊兮怛以悲,岸参天兮无路蹊。石纵横兮流洄洄,波隆隆兮声若雷。或抱货兮以从利,或追恩兮以赴义。汎舟楫兮有不避,沉躬躯兮有玄池。委性命兮于芒绳,潜寒慄兮不皇计,泛随流兮殆忘归。懿贤后兮发垩英,闵不通兮治斯溪。蹶巨石兮以湮填,开切促兮导曲机,推六泷兮弱其势。遏泌汨兮散其波,威怒定兮混灡灡,息聊啾兮逝□□。□□□兮蛟龙藏,陆夫唱兮舻人歌,名冠世兮超逾伦。今称扬兮铿流沙,功斐斐兮镇海裔,君乎君乎寿不訾。
赠梁少仲东山旧隐。明代。区大相。 三珠洞口玉台东,台上逍遥玄发翁。药市可曾逢葛令,博徒何必隐毛公。松间石髓凝霜白,囊里丹砂漉酒红。更说茅斋无一事,日调么凤竹林中。
扶南曲 其五。明代。杨慎。 淇上轻盈侣,巫阳缥缈仙。晚归因斗草,春困为秋千。罗帐含双笑,灯昏尚未眠。
和十四兄灵岩偶作。宋代。杜范。 松关开野寺,山色净藜床。战局谁争胜,夸声或大当。有人观物静,得句满囊香。鸥鹭盟犹在,闲中作此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