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喜身无事,闲吟适性情。
欲依芳树歇,更傍小栏行。
地僻疏还往,年高倦送迎。
临轩瞑目坐,神思当时清。
自过节辰又逢连假既闭关而不出但欹枕以闲眠。唐代。李昉。 自喜身无事,闲吟适性情。欲依芳树歇,更傍小栏行。地僻疏还往,年高倦送迎。临轩瞑目坐,神思当时清。
李昉(925年-996年2月22日),字明远,汉族,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后汉乾佑年间(948年)进士。累官至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宋初为中书舍人。宋太宗时任参知政事、平章事。以特进、司空致仕,至道二年(996年)卒,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文正。李昉效法白居易诗风,为“白体诗”代表人物之一。典诰命共三十余年,曾参与编写宋代四大类书中的三部(《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有文集五十卷,今已佚。 ...
李昉。 李昉(925年-996年2月22日),字明远,汉族,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后汉乾佑年间(948年)进士。累官至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宋初为中书舍人。宋太宗时任参知政事、平章事。以特进、司空致仕,至道二年(996年)卒,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文正。李昉效法白居易诗风,为“白体诗”代表人物之一。典诰命共三十余年,曾参与编写宋代四大类书中的三部(《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有文集五十卷,今已佚。
满庭芳 访所谓“曹雪芹故居”。近现代。钟敬文。 灯彩初停,菊英将展,西山秀色撩人。旧新词侣,逸兴动飞轮。不抚娑罗古柏,关情处黄叶孤村。摛文藻,江山故宅,俯仰一凝神。萧森蓬径里,围毡啜粥,鹓富亲贫。想酒酣挥翰,愤结声吞。呕尽十年心血,终留得照世鸿文。看今日,肩摩毂击,争式旧衡门。
登山与强景明伴读联句。明代。朱诚泳。 南山何崔嵬,浑融出天匠。百二古称雄,封疆今独壮。高于列雉城,秀比施屏障。导骑俾暂休,肩舆聊一上。霏岚湿我衣,落絮沾行仗。峰峦露晓晴,乾坤正春酿。山鸟自和鸣,山花亦争放。山溜讶琴鸣,山云若潮涨。崚嶒倦跻攀,佳丽足瞻望。悠悠引旆旌,浩浩牵情况。遥看泰华峰,真乃丈人行。咫尺近星辰,分明履蓬阆。俯察白云低,遐观清渭漾。高兴入微茫,新诗给酬倡。薄暮始言归,赏心讵能忘。山灵肯爽盟,岁岁期相访。
竹浪词为刘珥江赋 其五。明代。杨慎。 众窍为嘘万窍号,调调未定见刁刁。画风雄笔君须继,北海南溟捲紫毫。
奉和蒋侍御见忆之作。明代。庄昶。 万里乾坤任所之,风花指点过江时。百年何处非沂水,老脚今朝又武夷。两手正堪天靶柄,一家刚了圣藩篱。凭谁唤起朱元晦,把酒长歌感寓诗。
游楞伽山。明代。潘之恒。 移棹出横塘,悠然见上方。天从湖尾缩,山带树容苍。客病消茶碗,禅心醒石床。翻怜台畔草,尽作苾刍香。
华山庆云见。唐代。李绅。 圣主祠名岳,高峰发庆云。金柯初缭绕,玉叶渐氛氲。气色含珠日,晴夫吐翠雰。依稀来鹤态,仿佛列山群。万树流光影,千潭写锦文。苍生欣有望,祥瑞在吾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