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来草木滋,泉去池塘满。
委曲到庭除,清冷备晨盥。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灙泉亭。唐代。苏辙。 泉来草木滋,泉去池塘满。委曲到庭除,清冷备晨盥。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代董华卿以葺庐无力告于亲旧间 其一。宋代。曾丰。 败屋犹馀茅不多,其如凌雨震风何。破谁一部悭贪相,还我数间安乐窝。
渡陂南用斜川韵。宋代。周紫芝。 万物自有得,吾生感行休。及兹天气佳,步寻水南游。青板得野航,竟渡一苇流。乘流本无心,岂有不下鸥。开口月有几,百年终一邱。与世似异趋,此行谁我俦。村醪亦足醉,对影自献酬。未知垂老日,能遂此乐不。事定会当谐,不复怀预忧。但愿营自安,孰是都无求。
宴杨驸马山池(一作陈羽诗,又作朱湾诗)。唐代。韩翃。 垂杨拂岸草茸茸,绣户帘前花影重。鲙下玉盘红缕细,酒开金瓮绿醅浓。中朝驸马何平叔,南国词人陆士龙。落日泛舟同醉处,回潭百丈映千峰。
虞美人 过青驼寺感旧寄示冒子青。清代。陈维崧。 鲁山更比吴山翠,路入青驼寺。乱峰怪石甃围墙,墙里人家一半枣花香。当初有个卿家燕,与汝天涯见。晓风残月忆从前,不道因循过了十馀年。
题长安归骑图二首 其一。明代。杨荣。 咸阳山水丽晴晖,云拥征番万骑归。奏捷九重嘉茂绩,分符万里振兵威。柳摇暖色笼油幕,花送春香上锦衣。未数燕然功独盛,他时汗简更扬辉。
刘氏馆集隐客、归和、子元、及之、子蒙、晦之。唐代。元稹。 湿垫缘竹径,寥落护岸冰。偶然沽市酒,不越四五升。诗客爱时景,道人话升腾。笑言各有趣,悠哉古孙登。
和友人见寄三首 其二。宋代。李之仪。 俗驾难回固有因,勒移终愧北山人。不辞冒雨投归步,始信忘形是要津。一笑未容披软语,十分先觉报新春。定应偏契王郎便,消得从来愿卜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