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岁有馀乐,天教一向闲。嵩阳百口住,岭外七年还。
卜宅先邻晏,携瓢欲饮颜。吴僧来不久,相约叩禅关。
次前韵示杨明二首 其一。唐代。苏辙。 晚岁有馀乐,天教一向闲。嵩阳百口住,岭外七年还。卜宅先邻晏,携瓢欲饮颜。吴僧来不久,相约叩禅关。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花光寺送使者书壁。宋代。舒邦佐。 白沙翠竹钓鱼矶,家住江南未得归。最恨花光山下路,数声杜宇背人飞。
渔家傲·寄仲高。宋代。陆游。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赵文敏公山水为董竹林山长题。元代。王逢。 何山弁山秀可掬,上若下若蘋苕绿。翰林学士偶归来,亭倚鸥波送飞鹄。鹄飞尽没沧茫境,衣上青天倒摇影。鹿头舫子湖州歌,想带南风觉凄冷。冰盘瓜李进仲姬,生绡画就复题诗。郑虔三绝世无有,于乎何幸再见至大三年时!
题妓展僧僧像。明代。袁凯。 不见秋娘今几年,水光山色自悠然。月明楼上天如水,犹忆《梁州》第四弦。
送闻梅涧住弁山祥应宫。元代。赵奕。 石磴悬崖人迹稀,林深地僻绝尘机。井边丹灶千年冷,窗外山云尽日飞。老虎每来廊下走,黄龙常向洞中归。先生有道开门坐,松响瑶笙月满衣。
玄明宫行。明代。郑善夫。 君不见玄明宫中积金碧,云是权珰结真宅。贝阙凭陵上帝居,彤台照耀长安陌。雕龙铸虎歘飞动,至今赤日风云黑。崖壑天开朔漠摇,鲸鲵日吼沧溟仄。探奇秪见灵怪集,矫首翻诧星辰迫。西国只园应渺茫,六朝萧寺空千百。白龙胡为作鱼泣,想尔当年势辉赫。土木经营动四方,珍奇联络来重译。分明造化出其手,左挥右霍何不得。欲将燕市作蓬山,便有神人为驱石。奸雄到死竟不悟,骄奢之末无终极。气数相乘可自由,李猫赵鹿空回头。君不见大市街头权倖路,古来齑粉谁曾收。
即事六言四首 其二。宋代。刘克庄。 有时眼花落井,有时鼻孔撩天。工诗只是少黠,说禅莫是大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