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事江流到处平,无言天运四时新。
真仙此意何曾间,直到如今瞪眎人。
以使事过成都讫事而归虞万州成都尉高表史拉。唐代。魏了翁。 无事江流到处平,无言天运四时新。真仙此意何曾间,直到如今瞪眎人。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晚夏夜简程至。宋代。释惠崇。 中夕坐清簟,繁星时复流。扇声微变暑,井气忽生秋。为客方经楚,思乡欲上楼。云山殊未返,相顾两悠悠。
拟古游仙诗。清代。朱中楣。 洪井尚留丹,餐霞堪绮席。盈盈若轻举,揽之不可得。宛拟至琼宫,互立仙班侧。倏起江海游,鲛人捧珠出。烁烂起层霄,煇煌炯遥壁。或理凤凰琴,或窥麟虎迹。或诵步虚吟,或促清谈膝。杳霭度韶音,旖旎停云泽。恍惚在天涯,徘徊閒咫尺。忽睹避秦人,忽睹偷桃客。劈藕大如船,分脯还煮石。控鹤欲凌空,悬厓深莫测。窈窕复冥冥,苍苍何郁郁。团露染新红,方壶漂绀碧。月脑晦还圆,星眸炫犹逸。珍重广成言,飞凫酣数息。胜境可能寻,山河咸历历。六著恍然明,乾坤任所适。
又即事二首。宋代。刘克庄。 放逐谁曾为解骖,自治芜秽垦山南。西畴会有两歧麦,东府底须三寸酣。芋美尤于饥后觉,榄甜少待味回参。采薇散发无穷乐,寄语痴人勿豢酣。
和杨良卿。宋代。苏过。 客愁何处不相寻,节物年年又见侵。不为黄花思故国,羞堪白发负初心。临风有句空悲咤,独酌无人诉浅深。却羡杨卿横槊后,从嘲落帽吐衣襟。
送马仲高北上 其二。明代。韩上桂。 岁尽日云暮,冉冉浮云征。俯观万物间,大小各有营。之子独何为,眷言怀上京。岂无饥渴念,所志在成名。人生多愤惋,永夜中肠惊。种松苦不长,幽花空自明。采之贻远道,因风扬芳馨。努力善自爱,毋为俗虑撄。
咏白莲。元代。李裕。 石缸菡萏近春栽,朵朵含风向晓开。青镜影中摇素彩,缘云堆里献琼杯。灵根岂自瑶池得,仙萼应从玉井来。最是清奇堪赏处,轻盈终不染纤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