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捲席苍鳌近,夜月笙箫紫凤鸣。童女三千发如黛,碧桃花下笑相迎。
梦游仙。唐代。丁复。 春风捲席苍鳌近,夜月笙箫紫凤鸣。童女三千发如黛,碧桃花下笑相迎。
元台州天台人,字仲容。仁宗延祐初游京师。被荐,不仕,放情诗酒。晚年侨居金陵。其诗自然俊逸,不事雕琢。有《桧亭集》。 ...
丁复。 元台州天台人,字仲容。仁宗延祐初游京师。被荐,不仕,放情诗酒。晚年侨居金陵。其诗自然俊逸,不事雕琢。有《桧亭集》。
夏日杂兴四首。宋代。张耒。 隔墙泉下是东溪,细溜涓涓入我池。一部笙箫寒竹响,百年风雨古槐姿。果悬幽槛朱初熟,蔓度空墙翠欲垂。野趣转深身愈老,故应寂寞畏人知。
莺啼序。近现代。顾敏燕。 谁听雨声点滴,又情深如许。寒崖畔、料得幽芳,总是寂寞无主。念明月,何时对影,持杯再把前缘叙。想夜来,唯有潇潇,满城烟雨。旧事重提,风流人物,尽沉埋黄土。今只问、剔透玲珑,冰心人在何处?一帘春、悄然入画,杏花闹、顿迷归路。看往来,过客匆匆,韶光轻负。我携尔手,卿会吾心,行遍夕阳暮。每忆及、尚湖春嫩,波上烟翠,粉面桃花,惹起清绪。袭人淑气,侵眸草色,一年花事重来过,只浓情、已作《莺啼序》。徒生叹息,碧树昨夜西风,难为天涯孤旅。绵绵不绝,欲效痴蚕,细嚼相思苦。了无益、帘垂门户,守尽黄昏,或有书香,可成新趣。波花镜月,依稀清梦,望穿秋水空凝绿,向长空、借取鸿飞羽。九霄莫道寒凉,几夜沉思,少人倾诉。
秋夕二首 其一。宋代。朱熹。 西斋坐竟日,旷然谁与俦。感兹风露夕,始知天宇秋。庭树且扶疏,时物讵淹留。心空累云远,岁月真悠悠。
晓入秘书省,过三桥。宋代。杨万里。 船底吴侬尚宴眠,一船炊饭数船烟。行人各自东西岸,抵死回头看两边。
春霁晚望。唐代。杨凝。 细雨晴深小苑东,春云开气逐光风。雄儿走马神光上,静女看花佛寺中。书剑学多心欲懒,田园荒废望频空。南归路极天连海,惟有相思明月同。
时艰未易赋岩阿,采采芙蓉覆短蓑。话到家山稽客远,帆吹桑海故人过。
潭深钴鉧啼元豹,月落潇湘冷翠蛾。望望枌榆堪结社,扁舟何日醉烟萝。
同邑有友人过访寓舍授以二诗依韵答之 其二。明代。李元鼎。 时艰未易赋岩阿,采采芙蓉覆短蓑。话到家山稽客远,帆吹桑海故人过。潭深钴鉧啼元豹,月落潇湘冷翠蛾。望望枌榆堪结社,扁舟何日醉烟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