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山与白云齐,海阔谁怜雁过稀?犹幸峤南天气暖,免教游子叹无衣。
寄士彦佥宪十绝 其七。唐代。刘鹗。 会稽山与白云齐,海阔谁怜雁过稀?犹幸峤南天气暖,免教游子叹无衣。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会稽杂咏七首 其二 曹娥江。明代。李东阳。 死随枯骨葬江滨,报德真怜女子身。千载断碑空过眼,当时亦有姓曹人。
闻朱将军战殁。明代。高启。 江浦戈船赤帜稀,孤军落日陷重围。镜中蛇堕占应验,牙上枭鸣事已非。残卒自随新将去,老亲空见旧奴归。闻鸡此夜谁同舞,西望秋云泪洒衣。
上元侍饮楼上三首呈同列(一作正月十四日夜。宋代。苏轼。 澹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侍臣鹄立通明观,一朵红云捧玉皇。薄雪初消野未耕,卖薪买酒看升平。吾君勤俭倡优拙,自是丰年有笑声。老病行穿万马群,九衢人散月纷纷。归来一点残灯在,犹有传柑遗细君。(侍饮楼上,则贵戚争以黄柑遗近臣,谓之传柑,盖尚矣。)
次韵元礼春怀十首。宋代。黄庭坚。 故园春色常年早,红紫知他破几苞。压帽花枝如可折,折花手版直须抛。
西江月。宋代。杨冠卿。 论行藏。盍在凌烟阁上。”因次其韵妙墨龙蛇飞动,新词雪月交光。论文齿颊带冰霜。凤阁从来宫样。寿菊丛开三径,清姿高压群芳。折花聊尔问行藏。曾见横飞直上。
灯市和三弟。明代。袁宏道。 摩肩尽冠簪,呵呼接留酂。空天蔽帏裳,高衢泥马汗。古肆列商周,异物穷番汉。瞠目不能名,横陈失真赝。僻书与蠹迹,种种觅心玩。突然发一编,如穷归里闬。轻纱障朱楼,烟衷露微粲。笑韵自空飞,幽香度帘蒜。不觉履綦疲,唯愁眼光慢。众中虑相失,一步几回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