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昭君词 其三。明代。罗洪先。 行人驻马莫惊嗟,处处溪流有落花。不待今朝悲远嫁,长门风雨即天涯。
风捲芭蕉雨,南窗夜拥衾。人当惩乐正,我已愧曾参。
一一观天命,时时动此心。林间子规鸟,那更助悲吟。
四月廿七日五鼓起索衣往来房户间失脚仆地伤面咎在不谨然亦衰年久病气弱无力之验也为诗以自悼 其二。明代。陈献章。 风捲芭蕉雨,南窗夜拥衾。人当惩乐正,我已愧曾参。一一观天命,时时动此心。林间子规鸟,那更助悲吟。
游天池院。宋代。唐庚。 上方细路蟠如绾,下有晴川平似坂。近水远山皆可人,跃踊来供搜句眼。小池中有江湖春,孤洲便可呼白蘋。团团倚槛看清澈,不敢洗耳山僧嗔。
春夜奉怀苏仲豫次陈无己韵赠仲豫。宋代。李彭。 云外头陀是去年,已看汀草涨晴川。梦中未觉关河远,枕底忽闻钟鼓传。但可马曹聊拄颊,看渠凤阁竞加鞭。蓬窗想得司春瓮,一夜糟床酒注泉。
郊行即事。宋代。程颢。 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次杜德常典签玉泉寺秋日感怀韵五首 其四。元代。柯九思。 锦缆牙樯天上移,美人争挽绿杨枝。如今泪洒西风急,采尽蘋花晚欲吹。
秋怀六首。宋代。洪迈。 穿堵超玉绳,倒影夜窗寂。火云一洗空,月露清欲滴。幽人负疴卧,起坐三叹息。归同对床第,晤语永佳夕。
集句留别李子玉守素处士二首 其一。宋代。刘安世。 行藏由命不由身,一卧东山三十春。谁谓他乡各异县,与君相见即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