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月,清夜满西楼。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钩。圆缺几时休。
星汉迥,风露入新秋。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天上共悠悠。
望江南·江南月。唐代。王琪。 江南月,清夜满西楼。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钩。圆缺几时休。星汉迥,风露入新秋。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天上共悠悠。
王琪的这首咏月词,借景抒怀,托物言情:夜月的圆缺不休,象征人事的聚散无常;嫦娥的形象寄寓深沉而痛切的离愁,写尽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全词写景生动,体物精微,意境悠远,含蓄蕴藉。
起句“江南月,清夜满西楼”,写一个天朗气清的秋夜,明亮的月光洒满了西楼。“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钩。”月升月落,月圆月缺,不知重复了多少次。上句写天上月,云堆散开之时,圆月如冰鉴(镜)高悬天宇;下句写江中月,浪花绽放深处,缺月似玉钩沉落江心。前句“鉴”写月圆,后句“钩”写月缺:“冰吐鉴”、“玉沉钩”,句式新颖别致。本应是“冰鉴”、“玉钩”为词,作者以动词“吐”、“沉”隔开名词词组“冰鉴”、“玉钩”,这样冰、玉状月色的皎洁;鉴、钩描明月的形态,不仅句式有顿挫峭拨之妙,而且词意上也颇具匠心。上片结句“圆缺几时休”,既承接收拢了前两句,又以月圆月缺何时了的感慨,十分自然地开启了下片。
下片首句“星汉迥,风露入新秋”,写斗转星移,银河迢迢,不觉又是金风玉露的新秋。“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月中丹桂四时不谢,虽然它不会因秋而凋零;但月中嫦娥离群索居,无休止的孤寂的生活中,肯定体验到了离别的痛苦。素娥,嫦娥之别称。丹桂,神话传说月中有桂树,高五百丈,斫之,树创随合(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咫》)。结句“天上共悠悠”,道出了人间离人和天上嫦娥,都为月缺人分离、月圆人未圆而黯然神伤。悠悠,忧思绵远的样子。一个“共”字,收到了“一石击双鸟”的艺术效果。
这首咏月词,留给读者的回味是深长悠远的。那清丽潇洒、简约含蓄的风致,确乎是人们难以忘怀的。
王琪:字君玉,生于华阳(今四川成都),徙舒(今安徽庐江)。他是王罕之子、王珪的从兄。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
王琪。 王琪:字君玉,生于华阳(今四川成都),徙舒(今安徽庐江)。他是王罕之子、王珪的从兄。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别友人归衢。元代。金涓。 烂柯山下路,猿鸟待多时。今伴少微隐,何愁太史知。葛陂龙化早,辽海鹤归迟。为问山中叟,如今几局棋。
添字采桑子。清代。赵我佩。 绣衾不暖炉烟冻,剔却银釭。卸罢残妆。蓦见隔帘斜月影、上回廊。坠欢重省浑如梦,没个思量。枉费猜详。细数别来多少事、断人肠。
醉中信笔作四绝句既成惧观者不知野人本心也。宋代。陆游。 治道巍巍本易成,狂言安得略施行。太平事业人皆见,不计封伦死与生。
和丘与权秘校咏宝寄林成之进士。宋代。苏颂。 天下岂无宝,此宝常旷乏。浑然肖天质,不与璆璠杂。万产蓄精粹,百灵常护押。天王得而兴,人事留岂盍。问将安所施,邦国凭镇压。问谁能为售,靡物可酬答。孰嗟道不行,将以补千衲。孰忧大厦摧,用以支众庘。在昔夏及周,相继登天榻。搜索罄寰瀛,异物悉归狎。万玉会诸涂,九鼎安於郏。人神为交欢,海岳在呼欱。无远不奔趋,无强不折拉。区区霸者君,犹能救收扱。譬夫至音奏,所听才鞺鞳。晋强由一战,齐盛成九合。小邦愿输币,邻境求盟歃。至宝既见用,光价日以洽。岂若秦与赵,争璧相蹂踏。其下数十代,交攻事矛甲。用舍亦异道,盛衰势相沓。得之权纲震,失之基本塌。吾君系皇统,威棱海隅匝。大器固神扃,众奇萃缇匣。山瑰及海灵,尽获诸罗罨。拣金碛砾中,或不间砂鑞。求珠渊泉底,或见取{外广里上卑下两虫}蛤。珉石尚珍藏,理宁斥珪玾。其间偶弃遗,诚堪为嗟{左甲右欠}。或是选择殊,非由道路狭。渊哉二君言,相投予意恰,谁能借其辩,九重贡君阖。上以启聪明,次以广开纳。冀于涓尘中,收拾秘箱笈。明时宁自疑,本无双刖法。
道出淮泗舟中阅高常侍集有自淇涉黄河十二首因次其韵 其九。明代。文徵明。 东风吹扁舟,日暮率西浒。平生学操舟,未识修途苦。齐鲁冬春交,河源方仰雨。千里飞尘沙,经旬饮斥卤。白鸥落遥湍,忧来时自数。何当狎禽鱼,去作湖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