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寒儒,谩读书,读书须索题桥柱。题柱虽乘驷马车,乘车谁买《长门赋》?且看了长安回去!
拨不断·叹寒儒。唐代。马致远。 叹寒儒,谩读书,读书须索题桥柱。题柱虽乘驷马车,乘车谁买《长门赋》?且看了长安回去!
可叹那贫寒的读书人,白白地读了那么多的书,读书必须要题字在桥柱。即便题柱后乘坐上了驷马车,可乘了车又有谁能像陈皇后那样重金求买《长门赋》?先到长安看看,就回乡去吧!
寒儒:贫穷的读书人。
谩:徒然,枉自。
须索:应该,必须。
题桥柱:司马相如未发迹时,从成都云长安,出城北十里,在升仙桥桥柱上题云:“不乘驷马高车,不过此桥。”
《长门赋》:陈皇后失宠于汉武帝,退居长门宫,闻司马相如善作赋,以黄金百斤请其作《长门赋》,以悟主上。武帝看后心动,陈皇后复得宠。
参考资料:
1、蒋星煜 等.元曲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1245
作者生活的时代缺乏赏识人才的君王,而作者的追求和理想主要地于能施展自己的才华,而这个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作者作此由慨叹读书无用、求取功名的艰难,决定归隐是最好的归宿。
参考资料:
1、蒋星煜 等.元曲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1245
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
马致远。 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风寒济南道中兀坐肩舆不能开卷因即事戏作俳体六言解闷数之政得三十首当唤白家老婢读之耳 其三十。明代。王世贞。 富不如贫魏击,生不如死曹涂。片语千秋万古,两袖三江五湖。
春寒。宋代。陆游。 渔艇水流去,柴门风自开。余寒为醉地,多病作慵媒。沙草锄还出,鸥群去复来。流年殊衮衮,残鬓不禁催。
汉南邮亭。唐代。裴说。 高阁水风清,开门日送迎。帆张独鸟起,乐奏大鱼惊。骤雨拖山过,微风拂面生。闲吟虽得句,留此谢多情。
送薛公叔秋试。宋代。袁说友。 流落相逢霅水滨,与君倾盖即平生。湖山十里双溪畔,宾主三年一日情。学海波澜夸健笔,夜窗灯火几长檠。不堪送客杭州路,更听惊人快一鸣。
飞云顶。明代。黎民表。 飞步上㠝岏,星辰渐可扪。一山浮海至,五岭此峰尊。元气回阴洞,丹霞辟妙门。从来尘劫外,别自有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