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初静,月正明。纱窗外玉梅斜映。梅花笑人偏弄影,月沉时一般孤零。
落梅风·人初静。唐代。马致远。 人初静,月正明。纱窗外玉梅斜映。梅花笑人偏弄影,月沉时一般孤零。
人刚刚静下来,月色正是明亮的时候。白梅花枝斑驳地斜映在纱窗上。梅花偏偏弄影戏笑人,夜深了月亮沉落,庭院里一样凄凉孤零的景象。
玉梅:白梅。
弄影:化用宋张先《天仙子》词句“云破月来花弄影”句意。
马致远写了二十多首“落梅风(寿阳曲)”重头小令,内容都是言情,都写得情韵绕梁。这支小令是其中之一。
这支曲子写一个独守空房的年轻女子的哀诉,放在诗歌中,便可加上“闺怨”的标题。散曲与杂剧不同,往往不需要“自报家门”,便可从曲文的情调和构思中来判断出主人公的身份与处境,这也是这首小令饶有兴味的一个方面。
“月堕霜飞,隔窗疏瘦,微见横枝”(宋杨补之《柳梢青·梅》)、“寻常一样窗间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宋杜耒《寒夜》),都说明了梅月映窗特有的动人效果。此曲的起首三句,不动声色,也描绘了月明人静时的这样一幅优美的画面。然而,小令的女主人公却别有怀抱,窗前的梅影不仅未使她愉悦,反而使她感到一种遭受嘲弄的意味。曲末的两句,就造成了这样的转折。
“梅花笑人休弄影,月沉时一般孤另”,是绝妙的构思。它承接了前文的“玉梅斜映”,利用梅花“弄影”、含笑的芳姿,而挑现出女主人公在长夜中“孤另”的事实。本来人自人,梅自梅,梅花即使不存在媚人的本心,至少也无“笑人”的用意,而作者却故意将两者牵惹在一起,且以此作为女子的愤言,则女主人公的孤零、悲愁,就发扬到了极点。更妙的是女子还对梅花的弄影作了进一层的推断,想到了“月沉时”,那时梅花花影随之隐没,自怜不暇,也就无法再“笑人”了。梅花“孤另”与否,其实与月色毫不相干,作者故作文心,以“痴语”的表现手段,便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女子独守空闺的深怨。全曲五句,“人”、“花”、“月”各重复出现两次,却因作者构思的婉曲,令人不仅无累赘之感,反觉愈转愈妙。小令以五分之三的句子写景作为铺垫,而于末两句力为逆折,拈出题旨,且使前时的月窗梅影由清美转为清凄,举重若轻,可谓扛鼎之笔。以梅喻人、衬人固是诗歌常法,而小令于喻于衬更为曲折奇巧,语淡韵远,确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
马致远。 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送陈邦直赴西安。明代。顾清。 千古关中郡,山川号上游。俗馀周日化,地重禹书州。别驾聊伸骥,长才类解牛。词林有遗派,嘉绩会先收。
炎天五月胜炮烙,行人挥汗如泉落。伹见摩肩向市门,若个持杯问河朔。
河朔风流事杳然,空有避暑杯堪传。当时袁景升辈碌碌何足数,始知解饮亦称贤。
仲夏与安国侄泛舟访伍国开兄弟因携酌前林大醉放歌。明代。李孙宸。 炎天五月胜炮烙,行人挥汗如泉落。伹见摩肩向市门,若个持杯问河朔。河朔风流事杳然,空有避暑杯堪传。当时袁景升辈碌碌何足数,始知解饮亦称贤。伍生与予共桑梓,天下一人足知己。琴歌酒德日相呼,时日不见萌吝鄙。怜予习懒掩柴关,生亦高卧飞驼间。偶命扁舟过一水,访戴宁教兴尽还。舍舟缓步寻所适,短桥过去稀人迹。与生林下解衣冠,分得海鸥一半席。远山隐隐送鸣泉,长松落落凝寒色。侍儿调喉叶清丝,谱入词人乐府诗。曲罢黄鹂答睍睆,谡谡清风林外披。伍生伍生好为听,我拚为汝醉金罂。来时赤日方亭午,俄看皓魄东方升。从君千日戒涓滴,小伍常戒酒今夕何堪负月明。世路风波浑不定,升沈聚散总浮萍。天生七尺会有用,斥鴳榆枋何足菅。伍生伍生不用忧成名,只今辽阳蓟北处处勤天兵。纵然前席轻年少,未必关门负请缨。看君怀才何峥嵘,看君负气何纵横。谩论出则为小草,我辈所愿非浮荣。黄石赤松终有分,会使侯封脱屣轻。脱屣侯封亦何有,容易故园今聚首。痛饮兹宵肯作难,兴剧应尽十千斗。醉来送我出前山,旷野茫茫星汉走。
雪坡为顾维周赋。明代。倪谦。 六出纷纷费剪裁,侯门深积静无埃。一帘梅月朝犹在,满地梨云晚未开。坐想琪花敲玉斝,行看珠履散瑶台。雅怀对此多清赏,司马应专作赋才。
海藏楼试笔。清代。郑孝胥。 沧海横流事可伤,陆沉何地得深藏?廿年诗卷收江水,一角危楼待夕阳。窗下孔宾思遁世,洛中仲道感升堂。陈编关系知无几,他日谁堪比《辨亡》。
戊寅人日。宋代。黎廷瑞。 满饮东风酒,悠悠自醉眠。英雄悲往运,儿女乐新年。杨柳娇无赖,梅花老更妍。半窗晴日晚,欹枕听春鸢。
水堂送诸文士戏赠潘丞联句。唐代。颜真卿。 居人未可散,上客须留著。莫唱阿亸回,应云夜半乐。——颜真卿诗教刻烛赋,酒任连盘酌。从他白眼看,终恋青山郭。——潘述林栖非姓许,寺住那名约。会异永和年,才同建安作。——陆羽何烦问更漏,但遣催弦索。共说长句能,皆言早归恶。——权器那知殊出处,还得同笑谑。雅韵虽暂欢,禅心肯抛却。——皎然一宿同高会,几人归下若。帘开北陆风,烛焯南枝鹊。——李崿文场苦叨窃,钓渚甘漂泊。弱质幸见容,菲才诚重诺。——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