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
苏洵。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挽江惟志学佛坐解 其二。明代。蓝智。 适世谁知隐者庐,闭门自译化人书。勤修真观宗天竺,倦送才名入石渠。同郡每询为况好,昨朝传得讣音初。衰容未悟无生理,霜木晨星百感馀。
宜亭。清代。姜宸英。 不知秋远近,水色涨平芜。晒岸多渔网,浮舟半竹庐。桥欹眠折苇,槛倒坐间凫。落日宜亭上,寥寥吾辈俱。
翡翠图二首 其一。明代。罗玘。 鹝惜绶,鸾信影。孔雀爱金尾,鸳鸯重莺领。在世安有秦西巴,狝麑杀孩予亦肯。俛啄仰顾活须臾,虞罗得女女秃顶。嘴衔鱼婢不得饫,何异海鹤遇吞竫。不如清饥学蝉饮露,或饱土壤为蛙黾。嗟哉象以齿焚千斤躯,拳身得托为女幸。
读丹经。明代。孙作。 服食安可信,丹书皆妄语。欲脱爪发枯,而假金石固。金石本自坚,爪发那免腐。有身即有患,此理不难悟。长生就有术,古来何贤住。神仙五百年,石髓流青乳。服之等天地,千岁不足数。此语信可徵,王烈今在否。旌昜本静者,好道孰为伍。一朝上青云,千载遗白鼠。当其拔宅时,鸡犬亦得去。胡为事盖棺,牛羊践丘莽。下士喜闻道,缩口厌清苦。空言愧杂乱,巧辩争寸缕。所计身后得,未见一分补。始吾甚爱之,穷诘言更沮。仙诚在世间,不见良不喻。
答徐伯枢见寄二首 其二。元代。谢应芳。 杜宇催归不绝声,知君归计正留情。东胶茶焙春烟暖,西堠花村夕照明。音信尚烦黄耳寄,交情不负白鸥盟。明年筑室相邻住,儿辈求田与力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