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来未到何从见,昨夜数声高出云。
应是仙君老僮仆,当时掌客意犹勤。
仙都山鹿。唐代。苏洵。 客来未到何从见,昨夜数声高出云。应是仙君老僮仆,当时掌客意犹勤。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
苏洵。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寄题邓国弼贮青亭。明代。徐熥。 烟霞处处深,紫翠满遥岑。夜静松分籁,天凉竹送阴。野麇随独往,山鸟荅閒吟。古木苍苍色,居人指邓林。
过之罘岛至烟台观海楼登眺。清代。斌椿。 山势郁崔嵬,之罘入海来。鲛人货珠贝,蜃气幻楼台。岛峙千屏列,波平一镜开。登高思琢句,恨乏谪仙才。
花严山。明代。庄昶。 乾坤忽此是何方,风景居然不可当。鸡犬几家仙洞府,烟云一幅米元章。平生眼界何容易,老去行藏费主张。箕颖料知难过此,巢由何敢负虞唐。
茅檐燕。明代。许恕。 茅檐燕,过海辞山心恋恋。田家破屋百年馀,年年无事长相见。近城亦有小红楼,朱帘翠箔锁春愁。衔泥恐把琴书污,结巢那复主人留。五月蒿莱翳环堵,引雏翻飞近窗户。不似百禽畏网罗,艾而高张将奈何!
题平湖。唐代。薛能。 平湖湖畔雨晴新,南北东西不隔尘。映野烟波浮动日,损花风雨寂寥春。山无俗路藏高士,岸泊仙舟忆主人。那得载来都未保,此心离此甚情亲。
题和靖观梅图。明代。陶宗仪。 小朵遥岑隔翠漪,背笼衣袖立多时。暗香浮处催诗句,落叶昏黄分外奇。
赠陈齐六。明代。梁以壮。 不勌惟君是所能,百年心事几回增。山川有象皆康乐,风雅无愁亦少陵。骑马客来频借箸,趋庭人侍静篝灯。禺峰倘似南阳好,拟结茅庐得未曾。
虞美人 庚辰初夏和双照楼。近现代。赵尊岳。 绿阴画罨微凉处。谈笑容挥羽。故园消息问如何。生怕春归,花事已无多。清泉石榻温茶火。梦外思量我。不教心绪掷江流。会看重开,霸业旧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