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黄花风露清,比来春色不多争。秋山却也堪人恨,白与高欢作锦城。
黄华峪十绝句 其三。唐代。元好问。 红叶黄花风露清,比来春色不多争。秋山却也堪人恨,白与高欢作锦城。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
元好问。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南歌子 秋夜寄外。清代。陶淑。 金篆三更澹,银灯半壁红。无聊自起掩帘栊。只见一些花影、月明中。霜角遥催曙,寒衾尚怯风。秋声无奈感归鸿。遮莫离愁远道、两相同。
为任柏溪题画二首 其二。明代。杨巍。 万壑萦回一草亭,溪云漠漠山青青。主人何处寻芝术,留得松声与客听。
听月楼倦客归山留别翠涛王孙。明代。王夫之。 我梦听月楼巳久,不意今生登此楼。楼前湘水腻碧玉,细细纹波送远秋。我有狂歌知者谁,古人不作今人疑。夜阑酒熟相对笑,男儿不受双眸欺。我今归卧蒸南谷,黄菊将开酒将熟。烂醉三万六千年,柳生左肘石穿肩。君勿疑我不相就,听月无声月自圆。
梅花十咏 其三 寻。金朝。段成己。 玉想形容霞想裾,云英自与世姬殊。几年来往蓝桥路,捣尽玄霜得见无。
沈愤。明代。祝允明。 烛龙奔天衢,不照云下人。阳货盗玉弓,仲尼粮绝陈。笔绝春秋成,乘桴泛洪津。莫食汨罗鱼,肠中有灵均。青天上无路,黄泉下无门。漫漫长夜中,万古齐一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