鹳崖鱼窟路间关,旬月无由一往还。寒食归宁见邻女,举家回首望西山。
寄女严。唐代。元好问。 鹳崖鱼窟路间关,旬月无由一往还。寒食归宁见邻女,举家回首望西山。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
元好问。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送安西将。唐代。张籍。 万里海西路,茫茫边草秋。计程沙塞口,望伴驿峰头。雪暗非时宿,沙深独去愁。塞乡人易老,莫住近蕃州。
西江月 其五 代五三弟为老母寿。宋代。张孝祥。 慈母行封大国,老仙早上蓬山。天怜阴德遍人间。赐与还丹七返。莫问清都紫府,长教绿鬓朱颜。年年今日彩衣斑。兄弟同扶酒盏。
借车。唐代。孟郊。 借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车。借者莫弹指,贫穷何足嗟。百年徒役走,万事尽随花。
邯郸道中。明代。释今无。 驱云投日观,带雾揽星光。槲叶飞无已,寒郊望自长。风霜燕草木,城郭赵封疆。敢动兴亡思,笳声起驿墙。
武林狱中作三首 其三。明代。张煌言。 文山不柴市,故里一黄冠;此意谁非屈,何人可自宽?羽微谁石饮,舌在任刀餐。今古纲常事,因吾好细弹。
燕山亭 七月十五夜集谡园斋雨坪倡。清代。李良年。 燕月微黄,才到竹间,澹著江南影。箔卷半窗,露点凉波,书屋短于烟艇。底问青旗,笑腊酿、秋厨犹剩。红凝。斗古色瓯香,汝哥官定。还记旧雨梅边,又一叶飘梧,者番清景。吴根梦去,蟹簖鱼床,西风暗吹笭箵。旅话今宵,都忘了、五湖归兴。更静。便挑尽、烛花也肯。
送郑雪屋归里。宋代。李昴英。 征衣点落红,君去与春同。贫到归时见,吟多醉后工。不应冠尚鹖,自许气如虹。忽着看山眼,飞帆吸快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