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乱茅堂草树深,隐居踪迹杳难寻。
只应独自携琴去,小答松篁太古音。
祝氏集外诗
杂题画景(四首)。唐代。祝允明。 历乱茅堂草树深,隐居踪迹杳难寻。只应独自携琴去,小答松篁太古音。祝氏集外诗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咏黄叶同区孝廉纯玄太史用孺作 其二。明代。胡应麟。 弱质全凋露,繁阴半坠霜。纷纷飞玉砌,冉冉覆银床。色岂经秋澹,声偏入夜长。翠销兰芷佩,青浥芰荷裳。蒲柳俄更绿,芜葭尽变苍。随风吟野寺,伴雨积山堂。奉帚悲长信,含毫泣未央。故园遥极目,天阔洞庭傍。
迎春乐。宋代。张先。 城头画角催夕宴。忆前时、小楼晚。残虹数尺云中断。愁送目、天涯远。枕清风、停画扇。逗蛮簟、碧纱零乱。怎生得伊来,今夜里、银蟾满。
舟行汶上薄暮看月作。明代。祝允明。 璇盖莹空青,飞鉴泛华艳。川原邈夷旷,疏木媚寒潋。广路断浮鞅,旅玩谐靖念。迹逝偕志行,万里靡坊堑。苟无忠惠持,谁能劳不厌。
西江月。明代。黄尊素。 疏星一一如洗,朗月明明欲波。高台夜听竹声过,热心被他吹破。最喜良田满满,还看远岫峨峨。风前一枕漫颜酡,却笑从前总错。
怀古三叹 其三 吊厓山。明代。湛若水。 厓山吊三忠,三匝三感伤。国君死社稷,谋臣死封疆。穷厓等死耳,敌忾何堂堂。贲育失时势,驱逐如群羊。自古多此事,此独遗恨长。我祖扫腥膻,克复我冠裳。中国所自立,刷耻酬百王。
读西京杂记十三首次渊明读山海经韵 其五。宋代。李彭。 彼姝掖庭子,王嫱端可怜。咄嗟毛延寿,媚妩移远山。一朝聘绝域,艳丽复何言。画工戮几尽,遗恨抱当年。
杂句 其一。唐代。庞蕴。 行路易,行路易,内外中间依本智。本智无情法不生,无生即是入正理。非色非心放一光,空里优昙显心地。名为智,智为尊,心智通同达本源,万物同归不二门。有非有兮理常存,无非无兮无有根。未来诸佛亦如是,现在还同古世尊。三世俱皆无别道,佛佛相授至今传。
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十八。元代。赵秉文。 汉儒传注学,未为无所得。秦火少完书,岂免乌焉惑。后儒补罅漏,圣道稍开塞。俗士喜操戈,又一秦相国。且共欢一觞,多言不如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