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高宴柏梁台,千载风云拥上才。谁得似君珠履贵,亲承咳唾九天来。
送右史之京 其一。唐代。李攀龙。 汉家高宴柏梁台,千载风云拥上才。谁得似君珠履贵,亲承咳唾九天来。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昌华废苑行。明代。区怀年。 君不见刘家兄弟擅豪雄,穗城佳丽侔雒中。离宫远映三珠树,别馆还依八桂丛。边衅坐销閒介胄,更辟昌华开苑囿。墨翰全收上国英,衣冠尽挹中原秀。南面称孤乐事多,椒庭歌舞盛纨罗。就中掇得春如海,楚媛吴娃愁几何。自谓繁华无与比,江天水戏尤堪侈。龙舟夜月泛晴沙,兰桨春风吹白芷。千秋疑冢带寒烟,陵树萧条古水边。独有芳菲情不耐,教人空艳素馨田。
题华严院泽上人西韵用前韵。宋代。王之道。 疏帘如雾隐窗纱,虹影青红雨脚斜。坐久清风起何处,一盆昌歜映葵花。
曹民部藏何太守山水障歌。明代。祝允明。 苍烟横晚江,江树不可辨。远山虢国眉,近山鬒不变。谁将元气夜半翻,凌乱少陵好东绢。幽人绝流一苇航,应恨可人不相见。千村万落路不通,恐有闭门忘世翁。孔明渐老安石卧,谁为苍生起卧龙。须臾云树开苍茫,始识九疑分潇湘。良工出自何水部,妙思已落陈思王。陈思王,今葛谢,袖中翛翛有造化。萧斋晏坐对图画,时发云霖润天下。
上印有日代者未至。宋代。杨万里。 不是新人不肯来,天教老子小徘徊。坐看桃李缤纷落,等得酴醾烂熳开。
正月十三日夜书。明代。薛瑄。 两日是元夕,山城已试灯。讴歌连夜发,萧鼓遍街鸣。人喜新风景,时逢旧太平。柏台谁是伴,梅月正交清。
送谢十二判官。唐代。皇甫冉。 四牡驱驰千里馀,越山稠叠海林疏。不辞终日离家远,应为刘公一纸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