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门前暑似炊,殿堂深处未曾知。
晚凉浴罢思归去,更为松风伫少时。
崇义院杂题。唐代。文徵明。 六月门前暑似炊,殿堂深处未曾知。晚凉浴罢思归去,更为松风伫少时。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挽孙花翁。宋代。徐集孙。 清气散乾坤,人亡名尚存。玉寒埋葛岭,墨淡惨秦村。井菊风号冢,山花月返魂。子孙无处觅,吟客酹芳尊。
送别王元韵徙居武康。宋代。周紫芝。 扁舟忆东来,梅冷殊未芳。故人念客寒,满意倾酒浆。坐中东床君,笑语芝兰香。相从忽三月,共饮湖水光。花事乃如此,碧草日夜长。子归我当留,语离意难忘。似闻小山居,一苇仅可航。会寻霅川盟,着屐登上方。
送臻师二首。唐代。李商隐。 昔去灵山非拂席,今来沧海欲求珠。楞伽顶上清凉地,善眼仙人忆我无。苦海迷途去未因,东方过此几微尘。何当百亿莲花上,一一莲花见佛身。
踏莎行·无题。清代。郑燮。 中表姻亲,诗文情愫,十年幼小娇相护。不须燕子引人行,画堂到得重重户。颠倒思量,朦胧劫数,藕丝不断莲心苦。分明一见怕销魂,却愁不到销魂处。
六朝门。再呤。唐代。周昙。 空知勇锐不知兵,困兽孤军未可轻。安有长驱百馀万,身驰几旅欲先征。
宿太湖口二首 其三。宋代。孙觌。 溺灰不辞辱,箕踞未易诃。仅免遭田甲,谁能让尉佗。舆粮饯吾鬼,分灯遣诸魔。酒中有真觉,一梦到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