霏微芳润浥霓旌,历落彤墀散履声。
暝色浮烟迷左掖,碧云将雨近西清。
柳垂青琐千丝重,水落银桥万玉鸣。
沾洒不辞袍袖湿,天街尘净马蹄轻。
雨中放朝出左掖。唐代。文徵明。 霏微芳润浥霓旌,历落彤墀散履声。暝色浮烟迷左掖,碧云将雨近西清。柳垂青琐千丝重,水落银桥万玉鸣。沾洒不辞袍袖湿,天街尘净马蹄轻。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近午独行溪上。明代。莫止。 拍岸新波泛落红,柳丝撩乱飏晴风。不知馀得春多少,行过溪桥日未中。
经旧游。唐代。鲍溶。 游鱼怀故池,倦鸟怀故窠。故山系归念,行坐青巍峨。羸马经旧途,此乡喜重过。居人无故老,倍感别日多。但见野中坟,累累如青螺。凉风日摇落,桑下松婆娑。叹息追古人,临风伤逝波。古人无不死,叹息欲如何。朅来遂远心,默默存天和。
送赵司勋给假归浙。宋代。邓林。 重阳节去秋将晚,北风猎猎吹南雁。故人别我归赋欤,临岐握手情无限。忆昔修书游木天,识君今已二十年。天潢分派公族浚,冰玉为质人中仙。少年读书破万卷,海天空阔鹏程远。秋风折桂步蟾宫,晓日观花游上苑。石渠论列集钜儒,君从璧水来与俱。书交当世知名士,遍阅人间未见书。归来再历霜台试,高出时人几头地。逼人富贵来骎骎,唾手功名良易易。冬官庶务称浩繁,郎署优游十载间。封章判牍无滞事,哦诗沦茗多馀闲。政成入向明光奏,冢宰盛陈君绩茂。进阶已觉大夫荣,锡诰尤蒙恩宠厚。君司勋级我司封,我居西署君居东。金兰胶漆衷情旧,风雨寒暄苦乐同。玉瓶酌尽阳关酒,可别此生平文□。岸上行人歌竹枝,船头羌笛吹杨柳。布帆十幅挂长风,极目江天连断鸿。蓟门苍树苍茫外,吴会云山缥缈中。淮河鲤鱼红尾短,相思只恐书来缓。驿路逢梅只自吟,江亭见月同谁玩。富阳咫尺近临安,十景江山画里看。梁尹出郊迎吏部,家严望阙拜封官。扫墓焚黄赠先妣,存没沾恩有如此。天光赫赫照林丘,画锦煌煌耀桑梓。亲恩已报君恩深,知君臣子一生心。两全忠孝垂青史,赠言如赠双南金。
薄命女 惜邻女。清代。孙兰媛。 情绪恶。强写回文文屡错,珠泪汪汪阁。瘦腰围如柳弱。多少春愁销却。梦拍阑干嗟命薄。悔杀当时诺。
奉和吟桥表妹丈留别榆林士民之作未步韵。清代。郑蜀江。 长城万里叹朱殷,锁钥北门戎马间。边塞风沙通草碛,鄜延烽火彻榆关。功高西夏思韩范,归卧东山乐孔颜。赢得嘉名民永戴,懔然胜国旧清班。
送吴明卿再谪睢阳司理 其一。明代。黎民表。 逐客新从泽畔来,悲歌还上孝王台。掉头不顾千金价,东阁云霄祗自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