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异制木蛇空,雉堞差差夕照中。百里山川形胜旧,万家烟火岁年丰。
迤南茂苑迷陈迹,直北荒原识故宫。会取千年兴废理,与君极目送飞鸿。
与邢丽文登葑门城楼。唐代。文徵明。 天风异制木蛇空,雉堞差差夕照中。百里山川形胜旧,万家烟火岁年丰。迤南茂苑迷陈迹,直北荒原识故宫。会取千年兴废理,与君极目送飞鸿。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陈生出所藏半照及匕首乞诗为离合作五言律。明代。胡应麟。 惜别佳人意,酬知列士肠。妆台分凤影,宝匣现龙光。莲锷谁同铸,菱花意对藏。乐昌何日返,见汝合干将。
盐蟹数枚寄段摄中谊斋。明代。宋讷。 无肠公子旧知名,风味非糟亦自清。祇信海霜肥郭索,须劳野火照横行。两螯白雪堆盘重,一壳黄金上箸轻。公退辟寒应买酒,献芹毋笑野人诚。
寄深甫兄弟时在颍。宋代。刘敞。 回面簿领役,终岁无一欣。思君阻晤语,坐想如古人。百里非遐方,书疏绝相闻。亦知平生怀,未为疏数分。昔君幸见怜,约礼博以文。今也知不及,瞠然已绝尘。裹饭更欲驰,漭漭风雪晨。高会汝颍间,千秋愧荀陈。
家池雨中二首一。宋代。晁补之。 小池初凿新得雨,一部鼓吹从何来。有蟾正碧乱草色,时出汨没西南隈。井干跳梁百不少,洞庭鱼龙何有哉。能歌得胜莫入月,凉夜与尔俱忘回。
晚泊江皋。宋代。蔡戡。 日暮西江远,停桡傍水村。叶舟横野渡,茅店掩柴门。牧笛随风远,渔灯带雨昏。一权梅照水,行客总消魂。
游龙门分题十五首 其六 宿广化寺。宋代。欧阳修。 横槎渡深涧,披露采香薇。樵歌杂梵响,共向松林归。日落寒山惨,浮云随客衣。
蝶恋花六首 其四。清代。王时翔。 晓揭风帘犹带倦。独下瑶阶,绣履轻裙展。朵朵香兰钗上颤。苔衣露滑纤腰软。花事阑珊飞絮满。庭角残枝,幽鸟啼红怨。多病药炉烟未断。槛边莫信春寒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