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不在渔,纵渔亦无心。所以直钩子,心与寒潭深。
无心亦无弦,吾以忘吾琴。
题心渔为钱洪甫乃尊。唐代。湛若水。 有心不在渔,纵渔亦无心。所以直钩子,心与寒潭深。无心亦无弦,吾以忘吾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九仙山中瀑。宋代。释文珦。 一水从天下,源深不可知。千寻垂缟练,余沫散珠玑。响激雷霆合,风生草木欹。老僧来灌顶,溅湿薜萝衣。
至瀛州小雪贻蒋颍叔。宋代。张舜民。 梁苑瑶池醉梦阑,忽随北客度燕山。马头点缀飞才密,日脚微明意尚悭。疏布久抛南海上,貂裘初袭两河间。好留幕府陪樽俎,刚被行人不放闲。
东园新种杂树。宋代。刘攽。 青苔翠竹吾人好,穿径诛茅野老家。岂为素封增橘树,还知避世种桃花。会因丛桂留骚客,却忆安榴逐汉槎。已有风光催物色,定甘羁旅待年华。
次韵子夷兄弟十首。宋代。张耒。 金马聊代耕,浅郎亦为官。何必歌五噫,遭非如伯鸾。物生各自遂,萧艾与芝兰。诗人亦多事,屑屑计鹑貆。
感寓 其十二。明代。朱诚泳。 神龟曾出洛,凤凰亦鸣岐。灵物岂虚来,解后文明时。羲文既以远,元气日以衰。虽有麟与凤,致之者为谁。嗟嗟仲尼氏,栖栖良足悲。获麟竟遭毙,识者空涟洏。嗤彼五胡世,祯祥何所期。苍麟驾鼓车,天道真嗤嗤。
题读书楼。清代。汪应铨。 人生何谓富,山水绕吾庐。人生何谓贵,闭户读我书。君构读书楼,楼与山水俱。藏书数千卷,任君畋且渔。山水契动静,读书友轩虞。眺望连近远,梦寐俱恬愉。此身置太古,此心游太虚。回视尘世间,富贵吾土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