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思兮在福山,斗山齐云出云间。六邑之秀同跻攀,默翁默成无一言。
予将欲往亮非远,无乃衰翁柱杖前。
九思九歌 其四。唐代。湛若水。 我所思兮在福山,斗山齐云出云间。六邑之秀同跻攀,默翁默成无一言。予将欲往亮非远,无乃衰翁柱杖前。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醉翁亭古梅席上口占 其四。明代。黄廷用。 春台偃蹇数朝枝,风雪几侵冰玉姿。向晚不知何处笛,一声忽动故园思。
永遇乐·赋嘉州凌云寺大佛。近现代。常燕生。 龙猛何年,凌云飞上,岩翠深处。近倚离堆,遥连雪岭,二水回护。平押两界,威临八国,人说韦皋节度。想当年筹边事了,几回俯仰今古。千秋事往,英雄不见,剩取空江烟树。倦客登临,故园回首,泪洒青衣雨。苔分轮顶,潮侵趺座,佛也悠悠无语。凭谁问、云冈巨制,尚如旧否。
岁暮怀人诗 其二十。清代。黄遵宪。 百人同队试青衫,记得同歌宵雅三。上溯乾嘉数毛郑,瓣香应继著花庵。
戏示汝载。明代。韩上桂。 寂寂对孤灯,寥寥共斗室。天地此中藏,万古惟一日。山深猛兽嗥,草劲野风疾。此意汝得之,他人徒自失。
太湖诗。游毛公坛。唐代。皮日休。 却上南山路,松行俨如庑。松根碍幽径,孱颜不能斧。摆履跨乱云,侧巾蹲怪树。三休且半日,始到毛公坞。两水合一涧,潈崖却为浦。相敌百千戟,共攂十万鼓。喷散日月精,射破神仙府。唯愁绝地脉,又恐折天柱。一窥耳目眩,再听云发竖。次到炼丹井,井干翳宿莽。下有蕊刚丹,勺之百疾愈。凝于白獭髓,湛似桐马乳。黄露醒齿牙,碧黏甘肺腑。桧异松复怪,枯疏互撑拄。乾蛟一百丈,髐然半天舞。下有毛公坛,坛方不盈亩。当时云龙篆,一片苔藓古。时时仙禽来,忽忽祥烟聚。我爱周息元,忽起应明主。三谏却归来,回头唾圭组。伊余何不幸,斯人不复睹。如何大开口,与世争枯腐。将山待夸娥,以肉投猰貐。欻坐侵桂阴,不知巳与午。兹地足灵境,他年终结宇。敢道万石君,轻于一丝缕。
三日侍华光殿曲水宴代人应诏诗 十。南北朝。谢朓。 天地既成。泉流既清。薄暮沾幸。属奉文明。将标齐配。刻扫秦京。愿驰龙漠。饮马悬旌。
为沈竹窗题竹梅二图 其二。元代。凌云翰。 寻花曾记历山坡,年后如何却厌多。赖有小窗横幅在,空将老眼重摩挲。
赠宝山诗僧铁岸。清代。缪徵甲。 铁岸不满五尺长,酒酣芒角生枯肠。世无知我行已矣,收拾智慧归空王。谭禅说剑吾不晓,但读君诗每绝倒。蛟龙蜿蟺云锦张,尘垢秕糠一笔扫。仪秦抵掌壮士羞,抱关屠狗骄王侯。六朝而后开释典,豪杰往往逃缁流。昌黎辟佛重大颠,欧阳亦称秘演贤。二公具眼有真识,肯与流俗相周旋。铁岸十五二十时,抗怀经济酬所知。如何一蹶不得复,大江南北徒奔驰。海旁楼台多蜃气,可怜立锥竟无地。将相公侯何足论,破衲芒鞋小游戏。夜坐蒲团万缘寂,旧剑飞腾欲破壁。有时醉卧锦瑟旁,一声玉笛花芒芒。昨日毗陵乍倾盖,落落行踪太无赖。冷官席上诉平生,痛哭狂歌见者怪。问君何不还儒宗,掉头大笑如痴聋。君看傲岸好男子,坎坷那得全其躬。鸿飞太空脱网罟,鲸归大海息风雨。不在天兮不在渊,一个诗僧有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