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名山有夙缘,今宵何宵此借眠。中天月欲近人语,莫是天上谪来仙。
宿借眠庵题壁四首 其一。唐代。湛若水。 我与名山有夙缘,今宵何宵此借眠。中天月欲近人语,莫是天上谪来仙。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久客。明代。谢榛。 为客不知久,同怀相见频。河山偏入赋,风俗更留人。镜里双愁鬓,灯前一病身。菊花零露满,秋色几枝新。
山居杂诗九十首。宋代。曹勋。 栽竹勿傍墙,种蕉莫近砌。顷之根蔓延,寝乃坏阶戹。持疏宛成趣,茂密相映蔽。操刀时遣獠,洗削去蓊翳。
满庭芳五首 其四。清代。奕绘。 林下家风,花间格调,新诗高咏玄晖。丹青老手,此卷更精微。一十六般色相,自迎春、写到寒梅。生绡上,交加枝叶,光彩化人衣。画工高绝处,能疏能密,能瘦能肥。似华林金谷,玉映珠围。远学钱家舜举,邹小山、异趣同归。众香国,花开四照,无日不芳菲。
齐尧佐寄诗许予授代归谷城日相过次韵。宋代。王之望。 故人千里去,犹记别时歌。衰鬓禁愁得,狂怀可奈何。南枝春意动,西望夕阳多。三径荒凉外,高轩讵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