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时病里妨幽事,万仞峰头恣朗吟。处处鸟啼芳树里,千千石转白云深。
还宿罗浮用前韵二首 其一。唐代。湛若水。 三时病里妨幽事,万仞峰头恣朗吟。处处鸟啼芳树里,千千石转白云深。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犍为江楼。宋代。范成大。 河边堵立看归篷,三老开头暮欲东。涨水稠滩连峡内,浅山浮石似湘中。无人驿路榛榛草,有客江楼浩浩风。种落尘消少公事,胜裁新语寄诗筒。
重哭左吏部八首 其六。明代。释函可。 不须重拟问高天,写尽长空也枉然。白日未曾听半句,于今又隔几重泉。
次韵彻通理秋日驿中二首 其一。明代。陶安。 几年江海拟同群,又隔钟山一片云。驿路秋高人渐远,征袍霜重火频熏。台臣鹗荐多知己,天子龙飞旧献文。我亦南宫老词客,何时把臂慰前闻。
三层阁上置音声。唐代。李世民。 绮筵移暮景,紫阁引宵烟。隔栋歌尘合,分阶舞影连。声流三处管,响乱一重弦。不似秦楼上,吹箫空学仙。
咏史 杨恽。宋代。方一夔。 请君邯郸舞,听我弘农曲。本是田家人,误窃封侯禄。贵盛难久居,终然手反覆。南山有旧业,披榛撒戎菽。苗稀草荒秽,欲锄力不足。归来日已夕,一醉酒新熟。歌罢即长眠,悲苦过于哭。
湘川杂咏 其二。明代。周叙。 汨罗近与湘川接,日暮停舟吊屈魂。遗恨万年流不尽,至今光价照乾坤。
齐天乐 其四 三叠韵。清代。易顺鼎。 乞充水手天应诺,平生使船如马。椎髻蓬头,他年汎宅,共载高人鸿霸。僧楼许借。约净侣谈禅,更开莲社。橹唱钟声,胜于丝竹与陶写。干将莫邪欧冶。早销他剑气,铸作三雅。唤起从前,英雄儿女,瘦骨都无一把。与君听者。怕啼尽东风,杜鹃声哑。有约壶天,买春茅屋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