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人手新编,造我新泉源。一语尽今古,微言入冥玄。
何以为冥玄,心性维一圈。非隐亦非显,宇宙何超全。
君今领略后,宇宙在乎手。万化与万事,敛之亦无有。
有无常相通,一体靡先后。如彼天地然,高明与博厚。
山人吾爱焉,为爱山之泉。源泉锡山下,蟹眼长涓涓。
送子归山去,观泉无观澜。心性如自得,浩浩同渊渊。
送邹山人归锡山。唐代。湛若水。 山人手新编,造我新泉源。一语尽今古,微言入冥玄。何以为冥玄,心性维一圈。非隐亦非显,宇宙何超全。君今领略后,宇宙在乎手。万化与万事,敛之亦无有。有无常相通,一体靡先后。如彼天地然,高明与博厚。山人吾爱焉,为爱山之泉。源泉锡山下,蟹眼长涓涓。送子归山去,观泉无观澜。心性如自得,浩浩同渊渊。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走笔次伍松月都宪谢宴诗。明代。王缜。 浊醪草具澹初筵,爱得高轩坐榻连。歌彻薰风三唱后,话寻旧雨十年前。且看易象从龙意,休误庄经梦蝶篇。浅薄不堪专介宠,七言墨使对还专。
送凌元之湖团监税。元代。郯韶。 廿年作吏辞乡邑,十月司征去信州。孙子斑衣方在膝,慈亲白发已盈头。岭烟散后人归市,春水生时客放舟。莫为微官叹沦落,江山如此亦清游。
寿姚孟恭七十。明代。顾璘。 脩竹老翁何所求,紫芝歌动傲王侯。逃名岂羡金门贵,学礼仍看玉树稠。大道长生唯药鼎,清谈终日有茶瓯。堪誇世范传儒素,已许乡评占胜流。
游三门开化寺。宋代。司马光。 山石古来色,河流无尽声。行舟自往返,群木几枯荣。狂象调难伏,空华灭复生。我来何所得,聊此濯尘缨。
夏日登牛首山徐公子席上赋二首 其一。明代。皇甫汸。 爱客谢王孙,相邀款法门。林间皆幻境,花里即迷源。万壑江流转,双峰云气繁。寄言河朔兴,兹夕在祗洹。
郊居八咏 其一 廓处堂。明代。卢龙云。 草野自寥廓,茅堂此隐沦。傍林驯鸟雀,开径剪荆榛。道路风尘息,烟霞岁月新。浮云随去住,别有一家春。
泝江濡滞。宋代。胡寅。 何处难忘酒,舟行不进时。漫流迷縴道,数日诮篙师。近树久犹见,远山都未移。此时无一盏,吾意亦纾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