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美一人兮,在福山之冈。爰服四美兮,两淮之光。
淮之清深兮,流之洋洋。维扬之士民兮,念与之长。
念之长兮何如?靴不可兮得脱。民之口碑兮,若何可忘归途?
会化兮三山之阳,同志翕聚兮天日。堂堂大道如砥兮,孰示周行?
岂伊人之岐径兮,无然伥伥。
赠侍御洪峻之巡鹾竣事还婺源诗。唐代。湛若水。 有美一人兮,在福山之冈。爰服四美兮,两淮之光。淮之清深兮,流之洋洋。维扬之士民兮,念与之长。念之长兮何如?靴不可兮得脱。民之口碑兮,若何可忘归途?会化兮三山之阳,同志翕聚兮天日。堂堂大道如砥兮,孰示周行?岂伊人之岐径兮,无然伥伥。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立春日大雨雪,时驻师吴淞。明代。张煌言。 春信惊催玄腊残,江梅犹带六花蟠。屠苏饮出冰余冷,组练光浮木末寒。吹垢岂期风入梦,洗兵自合雨成漙。征人感荷东皇意,且逐年光奋羽翰。
南归途中先寄诸乡友 其二。明代。陈献章。 不分宾主共林塘,脱下朝衫作道装。酒为老夫开瓮盎,茗和春露滴旗鎗。津头水满鸳鸯下,墙背风来枳壳香。何处与君拚坐久,万株花里小藜床。
残春无几述意。宋代。陆游。 衰疾来无已,流年过右驰。家贫食易美,身老梦常悲。草长增蛙怒,花空失蝶期。不堪多难日,更赋送春诗。
寄怀海刚峰同年 其二。明代。郭棐。 春信翩迢递,言从建业来。喜瞻双鲤跃,光映五云开。莫漫悲时路,还凭振古才。何当对明月,握手一衔杯。
褒斜道中。唐代。薛能。 十驿褒斜到处慵,眼前常似接灵踪。江遥旋入旁来水,山豁犹藏向后峰。鸟径恶时应立虎,畬田闲日自烧松。行吟却笑公车役,夜发星驰半不逢。
发通州再往湖南。明代。薛瑄。 海内江山已惯游,今朝重泛潞河舟。初辞天上双龙表,尚想云间五凤楼。压岸晓霜明宪节,到船寒雨湿貂裘。预期回首当开岁,未必湖南可滞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