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岭北来遥遥,千山万山相连。东海洪潮浮佛山,端浈之水西汇门。
时有达人奇士轻,秋官冼氏之子生其间。岩姿石骨铁为肝,清诗秀文信手拈,劲节不屈八磨盘,何物女子生宁馨?
有母陈也不世贤,降神天姥金精仙。姆仪闺范足世传,孟母尹母相后先。
禄养之畏人,孰与善养之峻洁而超全?无为辱身以及亲,尝闻善教以三迁。
昔时学校今林峦,习气何如静学便?从师学道如终焉。
掉头挥手谢宗姻,将子直入朱明天。猗哉贤母之懿节,丈夫之所难,神女何必誇金泉,我歌贤母贤无前。
冼贤母行。唐代。湛若水。 五岭北来遥遥,千山万山相连。东海洪潮浮佛山,端浈之水西汇门。时有达人奇士轻,秋官冼氏之子生其间。岩姿石骨铁为肝,清诗秀文信手拈,劲节不屈八磨盘,何物女子生宁馨?有母陈也不世贤,降神天姥金精仙。姆仪闺范足世传,孟母尹母相后先。禄养之畏人,孰与善养之峻洁而超全?无为辱身以及亲,尝闻善教以三迁。昔时学校今林峦,习气何如静学便?从师学道如终焉。掉头挥手谢宗姻,将子直入朱明天。猗哉贤母之懿节,丈夫之所难,神女何必誇金泉,我歌贤母贤无前。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沈敦谟和诗见寄复用元韵。宋代。王十朋。 天使吾侪复会同,笑谈声落酒筵中。语离江北秋正杪,回首闽南岁又穷。春草池边来好句,木奴皮里隐仙翁。相将再上观潮阁,我已三章乞道宫。
和谢玉堂归老赵修撰。元代。朱希晦。 佳客乘閒访隐居,旋沽村酒鲙溪鱼。灯前忽忆十年事,留宿壶山夜读书。
奉和太府韦卿阁老左藏库中假山之作。唐代。权德舆。 春山仙掌百花开,九棘腰金有上才。忽向庭中摹峻极,如从洞里见昭回。小松已负干霄状,片石皆疑缩地来。都内今朝似方外,仍传丽曲寄云台。
侄阿钟觅字与诗。宋代。姚勉。 阿钟五岁已大奇,从我觅字与觅诗。栗梨不爱爱纸笔,此意岂是寻常儿。吟诗写字非难事,字画是心诗是志。器量充周志气宏,劲笔雄辞皆极致。吾家鼻祖丰城公,庭叱百万无虓雄。子孙世袭节义风,流传直至江西翁。江西夫子今希有,四经七举为龙首。不作孙弘曲学儒,文章只是宗元佑。祖宗积善源深长,争奇竞秀生诸郎。诸郎更有如钟者,引领丹山群凤凰。晓窗读书肯至午,夜灯琅琅明月庑。只今小年已勤苦,从此读书到十五。贯经窗史包今古,雪坡痴叔未足多,十驽骥子一跃过。河南晁氏曾有样,二十子弟俱高科。汝今群从多兄弟,勋业相期各如意。家塾相师学圣贤,庙堂再拜传忠义。羲献帖,李杜诗,遗踪虽在不必追。请赓庆历徂徕颂,更立中兴浯水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