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澳门杂诗 其一。清代。丘逢甲。 五百年中局屡新,两朝柔远畅皇仁。自颁一纸蠲租诏,坐看江山换主人。
寄大哥 其二。明代。邹元标。 禾川把袂二年期,乡报长闻歌白眉。缊被几悲同睡处,残经却记旧题时。但观明道识仁句,胜赋惠连春草诗。离别不须多怅望,萼楼旋拟奏埙篪。
滦京杂咏一百首 其三十二。元代。杨允孚。 撒道黄尘辇辂过,香焚万室格天和。两行排列金钱豹,钦察将军上马驼。
枸杞。宋代。苏过。 春槃撷新芽,秋篚得红实。霜根酿我醪,色味两奇绝。老人鬓已丝,处子何由得。早佩斯人言,百岁真瞬息。今我幸未衰,妙药况咫尺。食前得珍蔬,新酿扫故疾。瘴海风土恶,地气侵腰膝。玄鬓或伛偻,襁褓颜已墨。西河安可冀,北归愿如昔。区区摘苍耳,粗陋非所敌。
赋得北方有佳人。唐代。徐惠。 由来称独立,本自号倾城。柳叶眉间发,桃花脸上生。腕摇金钏响,步转玉环鸣。纤腰宜宝袜,红衫艳织成。悬知一顾重,别觉舞腰轻。
新婚词。清代。戴亨。 首夏熏风长,铿然调玉琴。弦柱本异体,合并成佳音。佳音出钧天,声作鸾凰吟。雌雄相颉颃,听之欢同心。和鸣自兹始,岁久还如今。丝白胶复固,缠绵遂以深。
南乡子 其二 野泊值小寒日,敬借家大人韵。清代。易顺鼎。 楚尾更吴头。篷影如云暝未收。雁与间鸥同渚卧,休休。出处途分漫代筹。沽酒向津楼。隔岸风灯乱醉眸。客里小寒春又近,堪愁。一派江声尚送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