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舟系彼岸,共说波涛话。我若归去来,江山胜如画。
题扇面尽寄陈云山中丞。唐代。湛若水。 两舟系彼岸,共说波涛话。我若归去来,江山胜如画。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挽徐夫人。宋代。刘宰。 奕世居公辅,齐眉肃妇仪。鱼轩中岁乐,鸾镜暮年悲。象笏子方贵,韦编孙有师。县知开花诰,不负蓼莪诗。
积雨。宋代。张澄。 积雨生顽痹,新晴意自怡。幽花依小径,野蔓媚疏篱。发少从梳懒,年衰与杖宜。腐儒惭用拙,粝食复何辞。
次韵郑佥判。宋代。方岳。 渔村留得旧蓑衣,鹭侣鸥朋共断矶。衰发三千余丈白,倦游五十二年非。清风明月天四壁,老木苍藤草半扉。寂寞相从交有道,骊驹未可遽言归。
梦游昆阳海口。明代。胡粹中。 碧鸡山下路,清梦记曾游。怪石行惊马,轻风稳送舟。辕门叨下客,行县有诸侯。万里遥相望,聊登江上楼。
点绛唇(送别洪才之)。宋代。杨炎正。 水载离怀,暮帆吹月寒欺酒。楚梅春透。忍放持杯手。莫唱阳关,免湿盈盈袖。君行后。那人消瘦。不恼诗肠否。
王母图 其一。宋代。虞集。 偷桃小儿痴且妍,恃恩无赖更蒙怜。窃翻雷电天公怒,风雨落花红九川。
钦和御制山居诗赐灵谷寺住持 其十。明代。释宗泐。 开善堂前长绿萝,欲探遗迹兴蹉跎。一千年事犹堪举,十二时辰尚可歌。送供天人曾杂沓,分身街市自婆娑。今朝宝塔移东岭,更觉山林气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