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江秋水清,秋空秋月明。肃肃霜台客,水月随之行。
明月照子襟,清江濯子缨。况值清明时,皇路无险倾。
清心以明德,劳谦有终吉。佝偻走循墙,家庭有遗则。
于己无胜心,于物无德色。何以上功最,谦者德之益。
经宪俞子奏最上京诗以送之。唐代。湛若水。 秋江秋水清,秋空秋月明。肃肃霜台客,水月随之行。明月照子襟,清江濯子缨。况值清明时,皇路无险倾。清心以明德,劳谦有终吉。佝偻走循墙,家庭有遗则。于己无胜心,于物无德色。何以上功最,谦者德之益。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送儿沆赴昌国学录。宋代。陈著。 来汝沆,吾语汝。蓬莱乡,仙者寓,汝行岂为求仙故。宝陀山,佛者住,汝今岂为礼佛去。吾闻滃洲好学舍,兵后弦歌尚存鲁。巨鳌拄牢苍璧岛,长鲸截断红尘路。黄公高节懔犹在,茹侯英标俨如睹。芷翁器业国有传,逸少词章家有谱。扶桑日出长精神,沧溟际天豁襟宇。潮水生落见乘除,风涛澎湃尝敛阻。耳目所接皆为学,身心所会当约取。旦气清明方见性,人生涉历终知趣。规模要放面前阔,议论要到心平处。雪霜之际有阳春,波浪之中有砥柱。畏友当如父师敬,平交当以兄弟处。我虽自馁耄何及,汝方年壮力须努。亦欲长教在我傍,深恐独学为汝误。不然何以资一出,幸犹近只寸半渡。驾言曰仕实从游,自昔成人出辛苦。着汝意气勉自强,味载言语谨勿负。东云在望道路开,西风吹送衣裳舞。消受宫墙饭几盂,胜举家庭禄三釜。岁月箭过归有期,却把本色初心娱父母。
同朱克齐蒋教授游大梵寺二首 其一。元代。贡奎。 远客閒无计,微官欲赋归。偶寻幽寺去,颇觉俗情非。涸泽饥鹰恋,高空独雁飞。西风如有意,向晚袭人衣。
喜雨寄夏允中五绝 其五。明代。刘基。 江暗天低雨脚垂,屋鸣檐泻入枯池。却怜似镜新荷叶,不见鱼跳鹭浴时。
苦麦孺博。清代。夏曾佑。 藏山那有纸千张,惜往空馀泪万行。浊酒素筝犹昨日,渊才雅思本文王。渐多宿草应知晚,一枕邮亭未算长。文酒蹉跎荒日夜,寄声来日惜韶光。
重建羊太傅祠和王原叔句。宋代。吴育。 羊公千载得清吟,芳迹虽遥契昔心。更与岘山为故事,凛然风格照来今。
感旧。唐代。韩偓。 省趋弘阁待貂珰,指座深恩刻寸肠。秦苑已荒空逝水,楚天无限更斜阳。时昏却笑朱弦直,事过方闻锁骨香。入室故寮流落尽,路人惆怅见灵光。
读李子艮岳诗有感。明代。何景明。 北朝宫阙已陵夷,南渡衣冠更乱离。误国始知金匮册,蒙尘空叹翠华旗。龙争虎斗中原破,海倒江翻万古悲。犹是曹时歌舞地,风尘今日泪还垂。
题桐庐凤山寺僧道大鹭雪轩。元代。张翥。 禅客忘机地,舂锄尔亦灵。飞来万点雪,巢破一林青。晚濑明拳足,秋萝退阁翎。山神护说法,吹断草风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