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莫渡河去,风吹水倒流。隔沙人不唤,空老济川舟。
斗潭八景 其二 沙头唤渡。唐代。湛若水。 且莫渡河去,风吹水倒流。隔沙人不唤,空老济川舟。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忆昭齐琼章两甥女。明代。沈智瑶。 独立闲庭忆玉人,露桃花下月如银。人间纵有伤心事,不及泉台半夜春。
山客戒明发,朋故来攀留。岩潭窈叵测,险径增离忧。
曰余负幽僻,诵古歆远游。陟怀康乐屐,浮羡鸱夷舟。
余怀百门山水尚矣颇有移家之志交春气熙忻焉独往述情遣抱四咏遂成示同好数子 其四。明代。李梦阳。 山客戒明发,朋故来攀留。岩潭窈叵测,险径增离忧。曰余负幽僻,诵古歆远游。陟怀康乐屐,浮羡鸱夷舟。探讨倾子长,浪迹多阮侯。若人不可作,瑶草竟何酬。事往悲易深,情存道难侔。以此激孤誺,喟焉睇沧洲。安波有覆舻,坦路无全辀。危虞在岂崄,薄劣终见尤。愿附绿萝缘,永与栖者俦。
报政还出庐山下见莳秧者。明代。关捷先。 仙源万井绿云稠,风日清和东作优。石垄犁烟骄小犊,春林呼雨乱啼鸠。牧人已兆维鱼梦,太史将书大有秋。自笑心劳甘政拙,不耕吾已负先畴。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唐代。孟浩然。 一丘尝欲卧,三径苦无资。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端居。元代。缪鉴。 修竹垂杨映户栽,清风长送午阴来。门因好客时时归,窗为看山面面开。此乐恐于儿辈觉,长贫能免俗情猜。儒衣不似牛衣好,叮嘱糠妻放窄裁。
卜算子(题徐仙亭)。。卓世清。 流水一湾西。晚坐孤亭静。不见高人跨鹤归,风竹摇清影。往古与来今,休用重重省。十里梅花雪正晴,月挂遥山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