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尔同庚三十许,江门风咏亦同春。殊途达塞都归梦,到底江山不负人。
肯信太山无绝顶,更开云谷了閒身。昨来耻独终行独,槁坐樵云只忆君。
和答邓梅坡先生。唐代。湛若水。 与尔同庚三十许,江门风咏亦同春。殊途达塞都归梦,到底江山不负人。肯信太山无绝顶,更开云谷了閒身。昨来耻独终行独,槁坐樵云只忆君。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读文信公仙岩祠集焚吊 其二。明代。徐渭。 山翁伏腊竞鸡豚,海舶针罗失晓昏。六尺托孤俱赵氏,一宵投王得公孙。波涛解逐旌旗走,岩洞宁无气魄存。安得扶邛亲一拜,百花如锦醉山门。
舟过季家山小泊。宋代。陆游。 困睫蒙蒙渴煮茶,系船来叩野人家。风翻翠浪千畦麦,水漾红云一坞花。健犊破荒耕荦确,幽禽除蠹啄槎牙。寻春非复衰翁事,且伴儿童一笑哗。
玲珑四犯 为法源寺丁香度,大石调。近现代。周岸登。 轻剪优昙,衬贝叶珊柯,经院芳昼。醉白碑廊,香沁艳阳如酒。还讶鬓影欺花,料未许、絮迷春逗。赋上林、玉树初就,谁管庾郎清瘦。更摩文础铭思旧。绀云侵、紫衣重绣。东风待绾愁千结,前事空回首。休问故国梦华,怕误了、翠禽珍偶。寄麝尘新泪,凭咒钵,生红豆。
枫桥柬朱蔬坪太史。清代。叶绍本。 吴江霜冷泛疏篷,为访苕西玉局翁。隐几公方注秋水,开轩人似坐春风。寒山钟断枫千树,老圃香浓菊一丛。回首旧游清兴在,画船镫火月明中。
次韵经略吴及石门洞。宋代。刘牧。 谏纸空箱后,高牙拂断霓。还符翠洲梦,来见石门题。架竹生新径,诛茅得旧蹊。阴崖走别洞,阳岭带回溪。吟桂人非隐,逢花客自迷。虚中存纳受,绝壁阻攀跻。地远饶征戍,君来息鼓鼙。吏闲眠麂鹿,民乐戏凫鷖。胜事时相遇,芳樽手屡携。清风与诗句,留与昔贤齐。
清平乐 风雨归庄圆。明代。陈霆。 石田茅屋。老去安耕读。门外春风芳草绿。容我倒骑黄犊。前村风雨催归。垂杨吹断柔丝。两手按翻箬笠,一身抖乱蓑衣。
少年行。宋代。白玉蟾。 寸心铁石壮,一面冰霜寒。落叶鬼神哭,出言风雨翻。气呵泰山倒,眼吸沧海乾。怒立大鹏背,醉冲九虎关。飘然乘云气,俯首视世寰。散发抱素月,天人咸仰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