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久泯灭,楚山月长来。月曾照楚王,楚王安在哉?
问庵佥宪马君宗孔求题圃中楼亭及八景,共十绝 其四 楚月生明。唐代。湛若水。 楚王久泯灭,楚山月长来。月曾照楚王,楚王安在哉?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登山。唐代。许棠。 信步上鸟道,不知身忽高。近空无世界,当楚见波涛。顶峭松多瘦,崖悬石尽牢。猕猴呼独散,隔水向人号。
次韵翰林周尧佐先生咏雪禁体 其七。明代。童轩。 片片飞来影半潜,润回阳脉底须嫌。樽空谩用春衣典,炉冷频将宿火添。带雨缤纷轻着砌,傍人零乱巧穿帘。也知内翰多清兴,愧我徒将剩馥沾。
怀人·龚定庵。清代。刘伯埙。 海内文章伯,周南太史公。百年真健笔,垂老惜飘蓬。兀傲原宜隐,苍凉只送穷。太玄有知己,端可慰扬雄。
亭菊 其一。明代。何维柏。 亭亭寒菊,灼灼其英。芝兰和之,有美斯馨。松竹友之,盈于中庭。静言对之,实获我情。
游齐山寺。宋代。梅询。 凤刹岧峣挂断霓,凫云渚洳暗窗扉。江风晓定钓人出,山月夜高禅客归。墙外蔓藤移过密,院中杉子落来稀。老僧独坐蒲团稳,自枉晴簷补衲衣。
观袁修侍郎涨新池。唐代。卢纶。 引水香山近,穿云复绕林。才闻篱外响,已觉石边深。满处侵苔色,澄来见柳阴。微风月明夜,知有五湖心。
伤桃源薛道士。唐代。刘禹锡。 坛边松在鹤巢空,白鹿闲行旧径中。手植红桃千树发,满山无主任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