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送刘仲鼎归杭州。明代。张羽。 欲别又牵衣,伤心故旧稀。自怜为客久,不忍送君归。远岫明残雪,空江淡落晖。东风重回首,一雁背人飞。
点绛唇(再次王景源使君韵,赋第三首)。宋代。向子諲。 明月山头,古香吹堕青林底。世情无味。伴我千岩里。诗老风流,也向花留意。歌新拟。调高难比。半坐分君醉。
悼栖真古帆和尚。宋代。释云岫。 高梧枝折凤皇飞,山色凝愁似死灰。惆怅暮春风雨暗,百禽多噪闹芳菲。
同林九高二傅二施二避暑越王城楼。明代。郑善夫。 长夏升炎䓇,高城遁郁蒸。河隍虚雉堞,云日造松陵。不去稽康达,同游贾岛能。愧无邻舍酒,率尔集良朋。
送周尧佐赴南京。明代。徐溥。 连日南风吹火云,邮亭对酒惜分群。十年玉署膺天宠,两地青藜照夜分。鹭渚平芜烟冉冉,龙潭流水晚沄沄。知君著述多高兴,不比中郎但鬻文。
金露香徐蕙唐过访不值留诗次韵奉答。清代。蔡敬一。 南岳归来日未斜,洞门寂寂锁烟霞。唤回鹤梦三千岁,手种碧桃刚著花。
双飞桥。宋代。冯时行。 巨木架长虹,横跨惊湍上。有如排世难,出力贵用壮。行人知宝地,非此欲何向。因怀济川功,作诗鑱绝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