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开遍芳塘,薰风倍觉湖天好。爱花心性,北窗簟滑,起来偏早。
王母瑶池,麻姑琼海,更谁窈窕。枉惹他游女,暗增羞妒,频低首,临波照。
一段氤氲芳气,画阑前、紫云萦抱。忽思泰华峰头,玉井搴来寒峭。
欲去无因,步虚声里,梦云空绕。看层霄、鹤起凌风,何日尽收烦恼。
水龙吟 咏莲。唐代。张邦奇。 芙蓉开遍芳塘,薰风倍觉湖天好。爱花心性,北窗簟滑,起来偏早。王母瑶池,麻姑琼海,更谁窈窕。枉惹他游女,暗增羞妒,频低首,临波照。一段氤氲芳气,画阑前、紫云萦抱。忽思泰华峰头,玉井搴来寒峭。欲去无因,步虚声里,梦云空绕。看层霄、鹤起凌风,何日尽收烦恼。
(1484—1544)浙江鄞县人,字常甫,号甬川,别号兀涯。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检讨,出为湖广提学副使。嘉靖间为吏部侍郎,人不可以干私。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学宗程朱,躬修力践。与王守仁友善,论学则不合。卒谥文定。有《学庸传》、《五经说》、《兀涯汉书议》、《环碧堂集》、《纾玉楼集》及《四友亭集》。 ...
张邦奇。 (1484—1544)浙江鄞县人,字常甫,号甬川,别号兀涯。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检讨,出为湖广提学副使。嘉靖间为吏部侍郎,人不可以干私。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学宗程朱,躬修力践。与王守仁友善,论学则不合。卒谥文定。有《学庸传》、《五经说》、《兀涯汉书议》、《环碧堂集》、《纾玉楼集》及《四友亭集》。
寄题天台杨道士素轩。元代。吴景奎。 梨云漠漠护幽扃,宴坐冥观内景清。风露洗秋生灏白,雪霜惊晓眩空明。琼楼奏乐霓裳冷,缑岭吹笙鹤羽轻。窗户玲珑人寂寂,碧桃花下步虚声。
台城路 秋雨。清代。赵我佩。 帘波欲浸潇湘碧,凉生半庭高树。竹飐虚廊,桐飘古甃,凄绝一声声雨。檐铃碎语。正滴破乡心,乱愁如许。听彻黄昏,玉阶潇飒几曾住。西窗又燃绛炬,忆当年话别,幽恨难诉。宝鼎香销,银屏梦醒,句起伤秋情绪。流光逝羽。怕摇落江潭,绿杨千缕。夜漏迢迢,剪灯人意苦。
李才翁懒窝 其七。。林宪。 月华浴沆瀣,天容注琉璃。皎如大圆镜,照彻清境晖。繁星敛芒曜,群动生霏微。尘世宁有此,玉虚楼观低。
癸巳冬至 其二。金朝。李俊民。 岁以四时成,气自一阳始。虽然废羲职,那可乱轩纪。人生几寒暑,天道频甲子。徒嗟潦倒身,汲汲百年里。
咏史二十七首 其六。明代。王夫之。 中垒传经烧汞,东坡抗疏逃禅。梦傍昌黎床榻,炉兼万毕铜铅。
和杨弘微春日曲江南望。唐代。武元衡。 迟景霭悠悠,伤春南陌头。暄风一澹荡,遐思几殷优。龙去空仙沼,鸾飞掩妓楼。芳菲馀雨露,冠盖旧公侯。朱戟千门闭,黄鹂百啭愁。烟濛宫树晚,花咽石泉流。寒谷律潜应,中林兰自幽。商山将避汉,晋室正藩周。黍稷闻兴叹,琼瑶畏见投。君心即吾事,微向在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