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好虽亲音问疏,秋来眠食近何如?因风敢致平安问,谩折梅花当寄书。
寄士彦佥宪十绝 其四。唐代。刘鹗。 情好虽亲音问疏,秋来眠食近何如?因风敢致平安问,谩折梅花当寄书。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雪庭上人惠药资是经钱,赋此以谢。元代。张昱。 牝庐居然欲半年,甚于水火观中禅。死生有命固无惧,老病他乡始可怜。家食旧非邻院米,药资今受施僧钱。数间破屋丛书里,谁问洛城卢玉川?
满宫花 咏游春人。明代。叶小鸾。 日融和,花媚妩。粉蝶摇枝娇舞。轻风吹落小桃红,燕子衔归绣户。草芊绵,人容与。共羡春光如许。紫骝金勒系垂杨,拾翠寻芳伴侣。
次韵和常父 其一。宋代。孔平仲。 卧龙当日醉吟身,冷落天涯一旅人。早夕思亲增怅望,啸歌怀古更愁辛。角吹海上千山月,草入江南万里春。欲去尚留心未决,梦魂长在越溪滨。
次韵寄居仁二弟。宋代。李彭。 老觉馀生如过鸟,何宁留迹寄长空。一丘一壑应还我,三沐三薰尽付公。病懒自知玄尚白,醉馀贪看碧成红。荀家兄弟俱奇绝,时听淮南好国风。
久别离。唐代。李白。 别来几春未还家,玉窗五见樱桃花。况有锦字书,开缄使人嗟。至此肠断彼心绝。云鬟绿鬓罢梳结,愁如回飙乱白雪。去年寄书报阳台,今年寄书重相催。东风兮东风,为我吹行云使西来。待来竟不来,落花寂寂委青苔。
重阳甲子雨霁。宋代。韩琦。 猛收宵雨发秋光,甲子朝来甚不伤。天意欲教成九谷,人心兼遂乐重阳。山开霁碧迎轩秀,菊染新黄助酒香。气与民和自无沴,岂须从俗佩萸囊。
挽潘守 其一。宋代。林希逸。 诗书家世事,公独妙兵筹。异质生三乳,时名放一头。万山丛里邑,五岭水边州。谩道登朝去,功多恨未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