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树枝雪,片片点人衣。尘浊有清意,半因忙失之。
雪罢,小立二首 其一。唐代。刘鹗。 风吹树枝雪,片片点人衣。尘浊有清意,半因忙失之。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岁尽。元代。张仲深。 无家千里客,此日若为情。异县多风雪,残年见甲兵。梅花因我笑,山月为谁明。照我乡关梦,相随到鄮城。
沙头玩月。宋代。丘葵。 万片鱼鳞淡欲收,横空不碍素光流。山河寂寂千年事,风露娟娟五月秋。且作希夷间枕石,惜无李白共登舟。细看白兔何曾夜,应使深山魍魉愁。
朝中措。宋代。朱敦儒。 闲愁无奈指频弹。芳景为谁残。可惜良宵虚过,且容草草谋欢。招要楚雨,留连汉佩,多谢青鸾。浓艳暗香争暖,罗帷不用遮寒。
宫词 其四。元代。周伯琦。 宝鉴当窗促晓妆,金茎玉露奉君王。菊花如锦秋风近,愿似中间御爱黄。
家园即事十三首。宋代。郑清之。 水满横塘占晓凉,莲腮霞举叶云生。鱼儿富贵真难比,翠盖红妆拥队行。
寄谢无逸并汪叔野兄弟。宋代。吕本中。 老谢风流绿绮琴,小汪兄弟亦南金。文章已误半生事,江海略酬他日心。好酒不当愁偪仄,旧书差慰病侵寻。平生恩义伴宫老,断绠寒泉百尺深。
杜鹃问答二首。宋代。刘克庄。 昔南使粤北防秋,闻汝啼声悔远游。我忆故乡归久矣,君归未得使人愁。
莆田杂诗二十首 其三。宋代。刘弇。 南北分双刹,公私限五塘。蚶祠开锁碎,蟹井幕荒凉。酒熟传红泛,抢珍异墨黄。飘零晋耆旧,冠剑几星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