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不滑道,好风吹我衣。畏途得清凉,实亦天念之。
念之匪有他,七十方督师。上忧国步艰,下悯生民疲。
区区当努力,早见平淮碑。
早发湴湖,驿行康铜铺。唐代。刘鹗。 小雨不滑道,好风吹我衣。畏途得清凉,实亦天念之。念之匪有他,七十方督师。上忧国步艰,下悯生民疲。区区当努力,早见平淮碑。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萍乡道中谒濂溪祠。明代。王守仁。 木偶相沿恐未真,清辉亦复凛衣巾。簿书曾屑乘田吏,俎豆犹存畏垒民。碧水苍山俱过化,光风霁月自传神。千年私淑心丧后,下拜春祠荐渚蘋。
故白岩禅师院。唐代。王鲁复。 能师还世名还在,空闭禅堂满院苔。花树不随人寂寞,数枝犹自出墙来。
送元闇假归。明代。温纯。 湖上题诗袂久分,那堪乍晤又离群。归心岂为三珠树,启事常依五色云。驿路雪梅春的皪,江城烟柳日氤氲。晋公元系苍生望,莫恋家园绿野醺。
和所盘自宽韵。宋代。丘葵。 忧患薰心两鬓丝,倚栏瘦影却斜晖。凄其十载不儒服,老矣一生犹布衣。未信此身长坎坷,细看造物实玄微。五更风雨自秋至,不见蚊蝇跋扈飞。
古剑行。宋代。宇文虚中。 公家祖皇提三尺,素灵中断开王迹。自从武库冲屋飞,化作文星照东壁。夫君安得此龙泉,秋水湛湛浮青天。夔魖奔喘禺强护,中夜跃出光蜿蜒。拄颐櫑具男儿饰,弹铗长歌气填臆。嶙峋折槛霁天威,将军拜伏奸臣泣。龙泉尔莫矜雄铓,不见鸟尽良弓藏。会当铸汝为农器,一剑不如书数行。
旅次感事。元代。方回。 溪港周遭曲,田原迤逦赊。猿猱崖刻削,乌鸟树槎牙。近水皆宜竹,先春已报茶。千村经劫火,万境叹虚花。破落余神庙,荒残少富家。见人唯欲却,问事只成嗟。俗异言难晓,程修路恐差。前朝题壁士,往往字如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