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斋二首 其一。两汉。刘雄。 高斋动云气,萧爽寸心闲。嫩萼红经雨,乱峰青上帘。已看天地阔,谁谓路途艰。此境疑尘外,神思欲入禅。
送梅节判兼寄谢湖州。明代。袁华。 白舫青帘海上回,赋诗莫讶雨频催。阮瞻作掾惟三语,王粲伤时咏七哀。阊阖风生销酷暑,搀抢星堕净氛埃。吴淞东接娄江水,乘兴毋烦数往来。
晓发樟树镇。清代。赵廷枢。 未晓舟师起,鸣榔枕上闻。岸风吹淅沥,川日散氤氲。野水多于地,江帆半入云。缁尘吾已厌,骋目息劳筋。
冬柳四首 其二。清代。蒋春霖。 万派商声竟寂寥,石城落叶下寒潮。天留枯树销残劫,雪作飞花送六朝。南雁于今沈信息,东风何日舞苗条?行人莫问长干路,太液荒凉恨未消。
清平乐·夏日游湖。宋代。朱淑真。 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娇痴不怕人猜,随群暂遣愁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中秋对月答张给事。明代。李一宁。 客中适值中秋夜,北望南瞻感慨频。乡国迢遥心万里,冰壶清澈月孤轮。山酤且共酬佳节,水调谁歌动紫宸。珍重黄扉贤使相,可能分借满腔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