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颜,字择中(《宋诗纪事补遗》卷一六),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吴郡志》卷二八)。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由著作佐郎、司农寺主簿迁太子中允兼监察御史里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九六)。三年,知谏院兼管勾国子监(同上书卷三○三),罢知太常礼院、国史院编修官(《宋会要辑稿》职官三之五四)。
送程给事知越州。宋代。黄颜。 参天楼阁翠回环,暂拥旌旄笑解颜。久想高怀厌车马,更缘吟兴属江山。清时独往逍遥地,美政能成指顾间。行恐便膺宣室召,都人期见捧书还。
题溪口广慈寺。宋代。叶清臣。 云中江树冷萧萧,溪上僧归倚画桡。谁为秋风乘兴去,松窗先听富阳潮。
太常引1918。清代。况周颐。 翩然便出软红尘。来相伴,避秦人。幽路称栖真。问能几,高花淡筠。天机栩栩,孤芳采采,卿月证前身。杯酒莫逡巡。与重话,春明旧春。
凭栏呈刘季良。金朝。李龏。 傲贫成白首,万事不相关。有病身元懒,无官心更閒。红尘抛永日,黄叶换秋山。欲识冥冥意,孤鸿夕照间。
病齿欲脱儿辈忧之书三十韵以广其意。明代。顾清。 我齿落已惯,人闻亦寻常。今年一齿杌,儿曹忽惊皇。云此口之户,位称文学堂。禄算系崇替,言音资品量。不似颐颔间,亏残有遮藏。咀嚼纵少利,形颜固无伤。一笑谓儿子,汝言吾岂忘。我本田舍子,传家只耕桑。偶然诵书史,遂登文翰场。懒散二十载,纡朱佩金章。槁虚生蠹蟫,负乘来寇攘。扁舟四千里,隆赫当秋阳。亲交喜我还,我亦念旧乡。炎焦夹醇酎,合沓钟胃肠。致困诚有以,扶颠亦多方。根柢既以拨,枝条孰能当。翻思赤舌初,雷风挟冰霜。傍观为缩颈,亲知走如狂。生还自不意,敢复希太康。齿缺患语讹,老韩方亦良。复云妨贵仕,我已归农庄。此外惟年寿,岂不在彼苍。乳饮且百岁,我犹能糗粻。所念齿发衰,壮志或少荒。百里行未半,前途凛瞿塘。青编有圣贤,绿野有稻粱。持满自我力,干誉期尔行。兹事苟不忒,吾生从短长。存乎彼诚善,去也谁能防。无为重戚戚,此物本太刚。
拟挽歌词三章 其二。清代。戴亨。 性为形之主,形乃性所依。二者不终聚,性尽形可遗。所以古志士,生死唯自持。敏皇若不逮,蓄念人岂知。修短何足介,圣凡更共之。肖形百年中,百年能几时。奄忽溘朝露,此生亦虚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