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吞活剥”出自南宋计有功的《唐诗纪事》。唐朝初年,枣强县尉(枣强,县名,今河北枣强县,尉,县级官吏)张怀庆喜欢抄袭著名文人的文章。当朝大臣李义府曾写了一首五言诗,原文是:“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自怜回雪影,好取洛川归。”张怀庆将这首诗改头换面,在每句的前头加上两个字,变成一首七言诗:“生情镂月成歌扇,出性裁云作舞衣:照镜自怜回雪影,来时好取洛川归。“人们读了张怀庆的这首诗,无不哗然大笑。有人讥讽他这种手段是:“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张、郭都是当时以文词闻名的朝中要人,唐高宗的诏书和朝廷文告,多半出自他们的手笔。
这个故事在唐朝刘肃所作《大唐新语·谐滤》里也有记述。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生吞活剥”这句成语,比喻生搬硬套,或剽窃照抄别人现成的词句、理论、经验等等,而不知融会贯通。多用来比喻学了别人的东西不能消化吸收,只知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搬用。
同张公望湖上避暑到四圣观招柏堂月潭二道士。宋代。姚勉。 清晨有客来,畏暑畏避地。凉多独湖上,一棹拍空翠。长堤舞杨柳,余雨在荷芰。炎蒸俱已失,满抱足清意。颇思孤山顶,有客具高致。扣门闻琴声,便觉洗尘累。湖边出问酒,饮兴随所至。池鲜煮珍甘,水果剥香脆。好风林外来,吹面凉不醉。清谈诣物表,绝不挂世事。画舫何人斯,箫鼓正喧沸。清游彼应笑,世味吾不嗜。尚思携枕箪,同叩竹间寺。从今日日来,莫厌惊昼睡。
寄行肇上人。宋代。释文兆。 诗禅同所尚,邂逅在长安。为客间相似,趋时懒一般。分题秋阁迥,对坐夜堂寒。未遂归山计,流年鬓已干。
大雨两昼夜僮屋尽仆惟轩前新竹绰有生意得二十八字以为口号。元代。许有壬。 一夜银河泻欲乾,桑田几似海漫漫。岸颓墙仆吾无憾,栽活苍筤数百竿。
送李青归南叶。唐代。李白。 伯阳仙家子,容色如青春。日月秘灵洞,云霞辞世人。化心养精魄,隐几窅天真。莫作千年别,归来城郭新。
卧病累日羸甚偶复小健戏作。宋代。陆游。 伏枕濒九死,下床如再生。幸回蒿里驾,犹作越吟声。拂几嗟麈积,开书觉眼明。淖糜方自养,未敢忆南烹。
城南杂题 其三。宋代。刘敞。 盘姗不称三公位,掩抑空妨数亩庭。只有老僧偏爱惜,倩人图画作书屏。
春末题池州弄水亭。唐代。杜牧。 使君四十四,两佩左铜鱼。为吏非循吏,论书读底书。晚花红艳静,高树绿阴初。亭宇清无比,溪山画不如。嘉宾能啸咏,宫妓巧妆梳。逐日愁皆碎,随时醉有馀。偃须求五鼎,陶只爱吾庐。趣向人皆异,贤豪莫笑渠。
为胡元瑞题绿萝馆二十咏 其十七 芙蓉帐。明代。王世贞。 挑灯卷绡幕,朵朵秋花明。恍如挈仙侣,踏月芙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