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花媚晚,青桐褪暑。消受嫩凉庭宇。衣香帘影自依依,奈换了、隔年情绪。
分炉行篆,量枝缀镂。别见红闺幽愫。人间总被误聪明,悔莫乞、痴騃尔汝。
鹊桥仙 乙未七夕。唐代。陈方恪。 疏花媚晚,青桐褪暑。消受嫩凉庭宇。衣香帘影自依依,奈换了、隔年情绪。分炉行篆,量枝缀镂。别见红闺幽愫。人间总被误聪明,悔莫乞、痴騃尔汝。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
陈方恪。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新居偶成二诗洋邻人李子真。宋代。蔡戡。 我得只园十亩间,清沟一带巧萦环。芟荑丛竹能幽径,指点荒城当远山。欹枕清宵闻鹤唳,凭栏终日伴鸥閒。西邻赖有诗人在,二老风流任往还。
瑞鹧鸪。元代。谭处端。 本来真性是玄机。只有灵明悟得时。火灭烟消成大药,境忘心尽见菩提。虚闲清净真仙路,寂寞无为出世梯。一法不生无挂碍,修行唯是这些儿。
国风·邶风·凯风。两汉。佚名。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奉和君实早朝书事。宋代。范镇。 日气晓先赤,天形秋转高。风轻金辔勒,霜重毳衣袍。匹马精神倦,前驺意思豪。近来君在告,连直几番鳌。
月如日。明代。李梦阳。 月如日,光如轮。轮五色,缤哉纷。贯紫霓,扬风翎。抶太乙,侵紫庭。化为白气干天经。张我弧,挟我矢。袪祲灭妖天下理。
观宁子仪朝奉山堂诸石三绝 其一。宋代。吕本中。 个中真味久难忘,但觉人间万事忙。今日为公留不得,剩分诗思入山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