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琴心听隔墙。畅吟回雪浇空廊。十年身价领群芳。
风景未张消息路,世情相识怨恩忘。马蹄归去独回殇。
浣溪沙 南吕宫六调。唐代。陈方恪。 一曲琴心听隔墙。畅吟回雪浇空廊。十年身价领群芳。风景未张消息路,世情相识怨恩忘。马蹄归去独回殇。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
陈方恪。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壬辰重九即席。宋代。韩琦。 中山风物有前缘,经赏重阳第五年。莫为素毛悲晚岁,且吹黄菊酌芳筵。退求僻郡疑邀宠,甘老穷边似好权。笑问此身何计是,不如嘉节倒垂莲。
连日霪霖此夜乾,满天星月照虚坛。灵风微动飘钟磬,清露斜飞湿佩冠。
祈报有常群物阜,幽明无间寸心丹。山林野客知何幸,亦入鸳行列后班。
洪武甲子中秋夜祀风雷山川前此积雨是夜晴霁喜而赋诗以志云。唐代。王翰。 连日霪霖此夜乾,满天星月照虚坛。灵风微动飘钟磬,清露斜飞湿佩冠。祈报有常群物阜,幽明无间寸心丹。山林野客知何幸,亦入鸳行列后班。
再次韵答子长。明代。陈献章。 怀极开怀是恼怀,捉君手拍到天崖。杖桃南极星随去,人到西山凤不来。久坐或闻仙驭过,登高时见洞门开。谁知山石书题遍,笑倩何人为总裁。
菩萨蛮二首 其二 远。近现代。钟敬文。 街头木叶黄如许。楼中文侣如云聚。高处试凭栏。巍楼争插天。群言腾小组。危状倾诚诉。险阻纵如山。英豪当闯关。
登黄山炼丹峰寻昔人隐处。宋代。赵滂。 我游黄山当严冬,雪消日暖无天风。欲求昔人栖隐处,发兴况有高僧同。危矼侧步目已眩,绝壁下瞰心为忡。交流二涧泻寒碧,樵牧不来萝径穷。嵯峨乱石大如屋,蹴踏豺虎登虬龙。手披灌木出林杪,仰从云际窥奇峰。中高一柱揭南斗,旁扶两岫森寒松。文楸万本翠如织,宛宛内蓄何冲融。仙灵窟宅景象异,岂与下界同污隆。名姓无传年代远,只有药臼留遗踪。摩挲考击三叹息,怅不并世来相从。因怜李白升绝顶,空吟菡萏金芙蓉。几年戎马暗南国,眼前厌见旌旗红。脱身长往宿有愿,把茅不用烦人工。曹阮浮丘应好在,山南山北会相逢。